孤独症孩子的家长,都会遇到孩子上厕所的问题,时常也因为这个感到苦恼。家长想要教会孩子上厕所,我们先要弄清上厕所这个事情是一个行为,是个什么样的行为呢?我们如何建立这个行为呢?下面以排尿举例。
首先,孩子要有尿意的存在,孩子膀胱充盈的时候,膀胱壁所能感觉到的感受会上传到大脑,大脑去辨别这是有了尿意,随之大脑下达指令,再到脊髓控制膀胱收缩,才能完成这样的事情。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考虑的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家长们先要做的事情是把排尿的过程分解,分解之后再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去教导他,让他知道怎么去做。
那么我们就把过程分解来看:
第一,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排尿的症状的时候,要引领孩子到卫生间,或者是寻找卫生间。一般来说,家长在长期看护孩子的情况下是能够发现孩子是有尿的,比如有的孩子在排尿前会夹腿、有的孩子会寒颤、还有的孩子会抖腿等等不同的行为。还有一个方式就是根据孩子的喝水量的多少来掐算时间,或者定时的带孩子去厕所。此时,家长就要告诉孩子说“我尿尿”,让孩子说出来。如果孩子不会说,或者说来到厕所时他不说,是因为他感受到了憋尿了,难受了赶不上说了,那么这句话就由家长来说,最好的就是孩子能说,或者家长说一遍孩子能仿说一遍,在这个过程中要迅速的引领孩子走到卫生间。
第二,走到卫生间之后,我们要处理的是一系列的动作。在这里我们家长要注意的是,教导孩子处理这些动作的时候一定是在卫生间。孩子能自己处理最好,不能处理的时候家长要进行辅助。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如何辅助呢?孩子进入厕所,家长帮他脱裤子,也可以辅助他脱裤子,一边脱裤子,一边用嘴巴重复三个字“脱裤子”。
第三,之后就是坐马桶,尿尿,站起来提裤子,然后就是冲马桶。做完之后家长要给他一次强化,“宝宝自己来尿尿,尿到马桶里了,真棒,妈妈奖励你吃巧克力”。在整个过程中注意,在排尿之前妈妈适度辅助可以,因为孩子憋尿的时间不长,但是像排尿之后站起来,提裤子,冲马桶,这一系列的动作,我们宁可慢一点也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我们之前所做的目标,是每次排尿孩子都进卫生间。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孩子主动脱下裤子,因为之前多次家长一直辅助他,或者家长帮他脱,这个时候家长就把他的大拇指塞进孩子的松紧带里,要教会他这个动作,让孩子握拳,然后向下拉裤子,因为之前多次重复这个动作,所以教这个动作会比较容易。然后就是坐马桶,起立冲马桶走出卫生间,这个过程同样不怕慢,尽量让他能参与多少就参与多少,参与不了妈妈辅助,直至辅助消失。孩子会脱裤子之后,实际上后面的就容易了,后面用的时间会更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塑造了孩子一个新的排尿的行为。
欢迎您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治疗白癜风小偏方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