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S

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

在台湾使用的历史发展

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是由Clancy等人编制的,年由台北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宋维村教授翻译和反翻译确认内容,并在门诊试用。

年LeoKanner报告11例幼儿自闭症(以下简称自闭症)的病例,虽然这些患病的儿童都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在诸多症状中,并没有和自闭症诊断确定相关的症状,也没有要具备哪些和多少症状才能诊断自闭症的准则。美国精神医学会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到DSM

-Ⅲ(APAJ)才有核心症状的诊断准则。年MildredCreak为主席的英国工作小组,在工作报告整理出精神分裂症(大部分是自闭症)儿童的9点行为特征,为了解决那些是诊断自闭症特有的症状,HelenClancy等将英国工作小组的9点特征列成54项行为,先以自己中心诊断的25位自闭症儿童、32位学龄前一般儿童、25位智障学龄前儿童、25例德国麻疹听障儿童,及15位脑性麻痹儿童,请儿童的母亲填有或无54项行为。分析填答结果,发现25例自闭症儿童有一半以上有14项共同的行为,他们再用别的中心诊断的14位自闭症儿童来测试,除了1位之外,13位在14项中至少有7项行为,于是就把这14项行为列为自闭症的特殊症状,有7项就要一步确认是否自闭症。分析14项行为出现在其他4组儿童的频率,发现有2例听力障碍和3例智力障碍得分大于7项。评估发现这2例听力障碍和3例智力障碍都有自闭症的特征。14项自闭症行为量表简称为克氏行为量表,为国内外使用比较多的孤独症筛查量表之一。

中文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

建立

台北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后改名台大儿童心理卫生中心,简称台大儿心),自年起提供儿童日间留院服务,是台湾唯一服务自闭症儿童的中心。年宋维村教授进入台大儿心服务时,一年约诊断60例自闭症儿童,深感有必要使用简易的工具在小儿筛检疑似自闭症个案转诊到台大儿心确诊治疗。在找寻相关文献后,决定试用前述Clancy等人编制的克氏行为量表。经过翻译和反翻译确认内容,并在门诊试用,发现九年以上教育的母亲都可以填写量表,但许多家长(包括自闭症和非自闭症)表示孩子的行为不能一分为二,有或没有,因此,将量表勾选的出现频率修正为“从不”、“偶尔”和“经常”,分别给予0、1、2分,成为三分法新量表(以下简称中文克氏行为量表),总分最低0分,最高28分。采用Omitz和Ritvo()知觉障碍、关系障碍、发展速率障碍和语言沟通障碍为自闭症诊断的充分必要条件,将符合全部4项障碍者诊断为自闭症,符合包含关系障碍的3项障碍者诊断为自闭倾向(当时还没有PDD-NOS的诊断概念)。谢清芬等()收集了33例自闭症、16例自闭倾向、25例轻度智障、38例中重度智障、13例脑性麻痹和22例听障儿童的中文克氏行为量表资料,分析发现:

(1)总分可以区分自闭症及自闭倾向和其他诊断组。

(2)“从不”的项目总数可以区分自闭症和自闭倾向。

(3)将自闭症与自闭倾向合并计算(自闭症组),和其他诊断组合并计算(其他组),总分14分为划分点,能正确筛选84%自闭症组,和60%其他组,总正确度68%;总分14分,“从不”3项以下,“经常”6项以上,能正确筛选63%自闭症组和87%其他组,总正确度79%。

克氏行为量表的当代意义

谢清芬等人()选择原克氏行为量表修订为中文克氏行为量表。以49名1~8岁的具备自闭症相关问题(33名自闭症,16名自闭症倾向)与98名10个月到16岁无自闭症相关问题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发现以总分14作为切截分数,敏感度0.84,精确度0.60,整体正确筛检率68%。不过,谢清芬等人的所集取的受试者年龄层差距甚大,造成其适用范围一直存在争议。有些研究者认为适用3岁半以上儿童(姜忠信、宋维村,),有些研究者认为适用4岁以下儿童(陈韵如等,)。由于此量表在台湾的使用已经超过30年,修订之初时尚无自闭症的诊断标准、自闭症核心障碍的概念尚在发展,问卷用语与当今有许多差异,因此,有必要重新检验筛检其效度,特别是从早期筛检的角度。

量表组成、评分标准及敏感度

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由14个项目组成。作者建议以总分14分为筛选之划分点,筛选出来的应接受完整的评估诊断。而缺乏有训练的专人评估诊断时,总分14分+“从不”3项以下+“经常”6项以上,即可判定为自闭症。可有效地区分孤独症儿童和对照组儿童(包括正常儿童、脑性瘫痪、听力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

宋维村教授自年起和内地儿童精神医学大师陶国泰教授的南京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建立联络管道,中文克氏行为量表逐渐使用于内地。由最近一篇论文(Sun.etal,)显示,以ADI-R和ADOS为诊断依据,对临床和小区样本共位4~11岁儿童,以14分为划分点,中文克氏行为量表之敏感度58%,精确度84%,PPV65%,NPV79%,其敏感度低于CAST,但精确度高于CAST。

上述之划分点依据,在中国台湾临床上广泛使用之外,在年第二次全国特殊儿童普查时曾广泛在国小由导师填写以进行自闭症筛检,总分14分以上者由宋维村教授带领训练过的住院医生进行复检诊断,结果发现除听力障碍和中重度智力障碍之外,选择性缄默症(electivemutism)是另一个被筛检进来的诊断。宋维村教授也曾分析这些数据,包括用某些题加重计分等方法,都不能精简题数和更有效鉴别的计分方法,故一直沿用原来的划分点建议。

中文克氏行为量表的临床应用

年吴进钦、朱庆琳、侯育铭、姚淑芬在中国台湾用较严谨的研究方法,对克氏行为量表进行4岁以下自闭症类群障碍儿童(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的筛检效度研究。他们以名生理年龄介于18~47个月的儿童为对象,其中有62名ASD儿童,并以90名发展迟缓儿童为对照组,研究的结果显示:克氏行为量表在筛检4岁以下ASD儿童的效度是可被接受的。

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

反应强度从不偶尔经常

行为表现

0分1分2分

1.不易与别人混在一起玩。

_

2.听而不闻,好像是聋子。

_

3.教他学什么,强烈反抗,如拒绝模仿、说话或做动作。

_

4.不顾危险。

_

5.不能接受日常习惯的变化。

_

6.以手势表达需要。

_

7.莫名其妙地笑。

_

8.不喜欢被人拥抱。

_

9.不停地动,坐不住,活动量过大。

_

10.不看对方的脸,避免视线的接触。

_

11.过度偏爱某些物品。

_

12.喜欢旋转的东西。

_

13.反复义反复地做些怪异的动作或玩耍。

_

14.对周围漠不关心.

往期点击阅读

自闭症儿童康复——2年练计划

个实操视频+本康复电子书+张高清认知图片+份资料及测试素材

孤独症行为量表(ABC)

儿童口肌训练的发音训练要点,干货哦

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儿童语言训练资料大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12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