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出品预测编码理论自闭症人士无法

自闭症有两项核心障碍:社交沟通和重复刻板兴趣与行为。所以有的自闭症人士可能无法在特定的社交场景做出恰当的行为,或者会喜欢一定的例程性活动。

预测编码理论认为,这是自闭症人士无法有效地预测未来所造成的。谱系:自闭症研究新闻(SpectrumNews)网站上发表了年神经学全球学会中展示的一篇未发表的文章,指出自闭症儿童比典型发展儿童在玩抛接球时更容易失手,很可能是因为TA们无法很好的预测物品行动的轨迹,这也回应了之前学术界提出的自闭症和预测编码理论之间存在的联系。

那么预测编码理论到底是什么呢?

宋静淼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自闭症专业硕士。一线教学和家长指导经验、扎实的教学科研功底。《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展与干预:国际和中国视角》作者之一。(将由光明日报出版社于年出版)

预测编码理论

假想你家门口开了一家新的高级餐厅,你不知道这家的食物味道如何、质量如何、甚至是会有怎样的服务经历。但是因为餐厅看上去很干净、外面的服务人员看上去也很专业,你可能会对在这家餐厅就餐的经历有一个大概的预想,比如这里的食物或许价钱比较贵,但是应该很好吃、很干净,所以你大概率不会提前做好食物中毒、要去看医生的准备。但是,如果你在一个看上去不太干净的小摊上买了食物,那么你可能就更容易提前做好这个心理准备。像这样根据我们过去的经历和我们当下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接收到的不同信息来做出推测,并根据这些推测来做决定、做出不同行为的能力是我们大多数人随时都在进行的。并且,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后果来改变接下来的行为(比如闯了一次红灯后被罚了钱,以后再也不闯红灯)也是我们学习能力的体现。然而,如果你是被朋友带去一家新开的餐厅,没有人告诉你它是怎么样的,你也完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情况下,虽然会比较紧张,但是我们反而不会过多的去猜测。预测编码又称预测性信息处理能力,它是我们的大脑通过对周围环境中感知觉信息的输入不断地改善、借此生成预测、以及对真实发生率进行比较的心理过程。当我们的预测与实际发生的事件产生差异时,就出现了预测错误。而我们根据随时产生的预测错误会再一次调整我们以后的预测。在对未来做预想时,我们一般都知道预测是不可能百分百正确的,因此我们留有了一定的犯错误的空间,这些预测的错误在我们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当我们没有足够的信息时,大脑会认识到我们做出的预测可能存在很多的错误,而这些错误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想,我们反而会产生过多的吃惊、焦虑等负面的心情。从生理角度去讲,我们在经历负面情绪时会产生激素给大脑一定的反馈,因此为了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我们的大脑则不会对太多未知的环境去做预测。这种在做预测(预测产生的错误在我们能够接受的水平内)和不做预测(预测产生的错误超出我们的接受水平)之间能够得到平衡,并且做出选择的能力反而是很多自闭症人士缺失的。

预测编码理论与自闭症的关系

对于自闭症人士来说,认识到所有已经学会的、经历过的知识是有可能再变化的,会影响TA们的预测能力。典型发展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根据环境来决定是否做预测,而自闭症人士则很难找到这样的平衡点、很难做判断,因此他们选择不去做判断,对于大多事件(无论熟悉或是陌生)都无法恰当地做出预测。这对自闭症人士的核心障碍也有一定的影响。从社交的角度看,预测人和事将要如何发展能够帮助我们决定自己的社交行为。一个孩子在游乐场上对一群陌生的同伴问“我们一起玩儿,好吗?”,由于过往的经验以及当下的环境,这个孩子一般会期待一个友善的回应,而对于其他同伴的回应,孩子可以做出下一步的决定。而因为自闭症人士对熟悉以及陌生的环境都比较难以做出预测,他们的社交行为自然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典型发展的孩子看到操场上小朋友们都跑向滑梯的方向,预测到他们可能都要去玩滑滑梯,孩子便会自然跑向滑梯并加入群体。但是自闭症的孩子无法预测他人的肢体运动趋向(以及物体的运动趋向,回想文章开头研究中抛球的例子),因此他们在社交场景往往不知道要如何行动,常常出现无互动或是互动行为不恰当的现象。那么重复刻板的行为方式呢?无法对周围环境做预测和焦虑感是有极大的关联的。除此之外,研究也发现在典型发展人群中,做出重复性行为是可以用来减压、应对焦虑的。比如我们去面试时可能会紧张地抖腿、或者学生在考试时会不停地按压笔盖等。将这些例程性、重复性行为放大化就变成了我们常见的自闭症重复刻板行为,但这些其实不仅是自闭症人士对于无法预测未来所产生的焦虑感的体现,同时也是TA们自己应对、控制焦虑的表现。另外,预测编码和自闭症人士常出现的感知觉处理异常可能也有一定的关系。想象我们第一次乘坐飞机,来到机场突然听到飞机起飞的声音,我们可能会吓一跳、赶紧捂住耳朵。但是如果我们是住在机场附近的,每次听到远处传来飞机嗡嗡的起飞声,我们就知道这个声音会变得更大。这种预测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对于感知觉信息产生一定的熟悉感。但是如果预测能力有限,我们对感知觉信息就无法产生熟悉感,正如自闭症人士每一次听到、看到、触碰到一定的事物,就有可能都像第一次接触到一样,展现出我们熟悉的感知觉过度敏感的表现。然而这无法解释一些自闭症人士的感知觉信息接收不敏感的病理表现。而预测编码理论也还只是一个理论体系。虽然有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在社交环境以及运动方面的预测能力确实比典型发展儿童要弱,但是预测编码理论是否能够真正解释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以及它可以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自闭症、进行自闭症的干预与治疗,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研究资料:

Catsnelson,A.“Autisticchildrenmayhavetroublepredictingmovements”,,SpectrumNews

VandeCruys,S.,etal.“PreciseMindsinUncertainWorlds:PredictiveCodinginAutism”,

Sinha,P.,etal.“Autismasadisorderofprediction”,

Musser,G.“Thepredictivecodingtheoryofautism,explained”,,SpectrumNews

精彩推荐:

适合1-6岁孩子的感统训练小游戏,提升孩子整体协调能力!(一)家长忽视的粗大运动训练,对自闭症孩子有多重要?为了更好的为星爸星妈解答疑惑,互相交流,我们建立了专业的五彩鹿学习交流群,群内不仅有专业的特教老师免费答疑,老家长分享经验,还有免费大咖微课,由于加群人数太多,请先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12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