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进入学校前的训练原则

开学了!多少父母心中忐忑不安:新年级的老师是谁?同学们会不会越大越不理解自闭儿的主动沟通方式?学科跟不上怎么办?他预备好进入学校环境的独立吗?

语言、社交、行为交纵难缠的特殊需要,孰轻孰重?每年的IEP会议父母与校方该同心为这一个孩子的特殊益处做什么?

愿以下的原则大纲成为您在新的学期年度,预备孩子和自己在教学中心、早疗资源、学校互动之间,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评估认知能力及学习的方式

1、确认成长认知的心智年龄。

2、设计“量身定做”的学习活动。

3、个别教学的内容需要有一致性、衔接性,以符合学生个别的特殊发展需要。

4、教学设计必须为要达到特定且合理的成长里程碑。尤其针对四个成长里程碑的指标:

1)社交和情绪的发展:儿童是如何表达他们是谁?他们应该如何与其他儿童及成人的互动以达到双向的社交期待。

2)语言的发展:儿童如何与他人沟通,在于他们的会意语言能力,及能解读非语言性的肢体讯息,进而有表达语言及肢体语言的表现能力和会话技能。

3)认知的发展:儿童如何好奇地探索、判断、想象、概念的理解,和如何解决问题。

4)生理肢体的发展及运用:儿童如何移动和使用他们的身体来完成各项活动。

5、一个良好的教学设计,是能从教导的细节中认识学生的学习优势。

融合团体的行为介入计划

1、父母和早疗治疗师预备儿童能成功的进入课堂,要通过一个有效的行为管理原则的介入教导,按照孩子的认知建立并提供积极的方式来替代挑战行为。随着问题行为的出现,行为介入的操作是实用性且一致性,以尽量减少学生在同样的行为动机之下,经历家长与老师间有矛盾或冲突的结果处理态度。

2、纪律的训练:儿童能在学校融合成功的战略关键,是知道如何分辨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尊重自己和他人,以及了解老师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概念;就是儿童能听从指令,能适应固定时程的活动变化,有自身安全认知的警觉性,对自己的行为愿面对责任。父母和早疗治疗师要建立明确的纪律要求,具体的行为管理目标,以及问题行为的介入准则。

3、四个具体的行为管理目标:

1)愤怒的情绪管理;

2)分享共用;

3)耐心等候轮流;

4)自我调整能力的注意力转移。

良好的行为-分析-应用的介入教育,将提供多样和灵活的技巧;是不会因环境、人的变化而被限制,却是依然得以类化继续执行。每个行为管理目标,是按照每位学生的认知成熟度及特殊需要的不同进行规划,并应用不同的活动、教材、歌曲和儿童读物以遵循既有习得目标的认知得以延伸。

教室文化的作息适应及活动变化

1、制定有效的课堂管理战略,是要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开始有阶段性的目标设立并执行。其中包括日常的桌上活动完成,依循教室安排的常规活动表和有一致性的沟通提示。

2、全天的活动方案:家庭教育要每日操练儿童熟悉可预测的学校活动。这是为了预备孩子将来正式加入学校环境能具有安全感的认知经历。学校生活是一条很长的学习道路,不是仅限于学科的知识学习,而是包括活动的变化、活动环境的改变、团体配合的多样指令、电信时间的礼貌和自洁、教室内的注意力、午餐时间的人际互动、操场上的社交规则、使用厕所的卫生,还有午睡时间的安静自律。

3、A(环境因素)-B(行为下的动机分析)-Cs(行为后立即的结果经验):

问题行为,从有攻击性、啜泣诉怨、发牢骚、顶嘴、破坏家具、讲脏话、自伤、自我刺激行为……父母和早疗治疗师要学习分析并了解每个挑战行为背后的动机,具体的执行正确的增强作用,以改进儿童沟通行为达到社交的被接纳度;并且这个行为介入的目标,是着眼适应学校的合宜学习态度、与同学相应的社交行为和接受建议的调整行为。

4、行为介入教导面临挑战的瓶颈:可能是某些教学步骤的增加或是获得激励物的时间拉长或是指令执行的行动距离变远,或是介入的目标设立错误以造成孩子的学习挫折。父母和早疗治疗师应先检讨,行为介入的教导是否符合学生的既有认知成熟度?是否符合学生既有的语言、肢体的发展?是否有错误的增强作用操作?是否有其他未知的刺激因素?例如感统、不能自控的静态痉挛、食物或药物的过敏……

5、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的联结:家庭的作息和沟通方式,是需要积极地符合儿童参与学校的团体互动模式,以预备及训练自闭症儿童将来适应全天学校生活的持久益处。

——本文选自自闭症觉醒网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12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