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案例
“医生,我孩子4岁了,在家根本就不听大人的,你说一句,他学一句,家里的玩具没有一件是全的,最喜欢把汽车轮胎拆了。在学校,人家在上课,他全校跑来跑去·····”近日,一位来自梅林的母亲向宁海妇保院儿保科发育行为专家黄敏辉求助。黄敏辉医生注意到了这个男孩,他在诊室里走进走出,诊疗床上爬上爬下,他妈妈明显控制不了孩子。黄医生拉着他的手问:“你在家喜欢帮妈妈干啥活呢?”这个孩子眼神明显没看人,很自然的说“干啥活呢?”经进医院诊断,小孩被诊断为“自闭症和发育迟缓”。
一、儿童自闭症和患病率
儿童自闭症,也称儿童孤独症。是起病于3岁前,以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狭隘的兴趣与重复刻板行为三大主要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同时存在智力、感知觉和情绪等障碍。病因不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生物学因素,主要是遗传基因及其与基因调控相关的环境因素在自闭症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现已证实与教养方式无关。据美国疾控中心统计,在-年期间,在每68个儿童中就有1个儿童被确诊为自闭症,近年来,儿童自闭症患病率不断升高。自年,宁海县对所有辖区内儿童开展自闭症早期筛查工作,对18月龄儿童进行常规自闭症筛查,截至目前,医院确诊并随访32人。
二、儿童自闭症表现
交流障碍
(1)言语交流障碍
多数患儿语言发育落后,通常在2岁和3岁时仍然不会说话,部分患儿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停滞,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但是语言缺乏交流性质,表现为难以听懂的言语、无意义语言、重复刻板语言或自言自语;语言内容单调,有些语言内容奇怪难以理解,常表现模仿言语和“鹦鹉语言”;不能正确运用“你、我、他”等人称代词。少数患儿语言过多,显得滔滔不绝,但是语言多数为单项交流,自我中心特征明显。
(2)非言语障碍
有需要时通常拉着父母亲的手到某处,但不能用手指物。常常不会用点头或摇头以及各种手势动作表达想法。与人交往时表情常缺乏变化。
社会交往障碍
交往障碍是自闭症的核心症状。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他人交往的兴趣及交流技巧。通常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对他人的呼唤及逗弄缺少兴趣和反应,不喜欢被人拥抱,缺乏社交性微笑,不观察和模仿他人简单动作。喜欢独自玩耍而不愿意或不懂得如何与小朋友一起玩,不能参加合作性游戏,常不会玩想象性和角色扮演性游戏。对父母的多数指令常常充耳不闻,但会执行其所感兴趣的指令。与父母间似乎缺乏安全依恋或表现为延迟依恋,很少主动寻求父母的关爱或安慰。不懂也很难学会和遵循一般社会规则,在群体场合常独处一隅。
兴趣狭隘和重复刻板行为
患儿感兴趣的事物常与众不同,通常对玩具、动画片等正常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不感兴趣,但却会对某些特别的物件或活动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例如反复转圈、闻味、玩弄开关键盘、来回奔走等,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如车轮、风扇或其他圆形物体,迷恋于看电视广告、天气预报、听某首音乐或几首特别的音乐。患儿常坚持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拒绝日常生活规律或环境的变化,因此,会反复画同一幅画或写某几个字,坚持走某一条固定路线,坚持物品放在固定位置等。
智力异常
大多数患儿有智力方面的问题,但有些患儿可以在机械记忆及音乐艺术能力方面有显著能力,尤其在机械记忆数字、时刻表、车牌、标志和日历等方面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感知觉异常
有些儿童对某些声音特别恐惧或喜好;有些表现为对某些视觉图像的恐惧或喜好用特殊方式注视某些物品;痛觉迟钝;喜好长时间坐车或摇晃,特别惧怕乘坐电梯等。
其他
多动和注意力分散行为在大多数患儿中较为明显,暴怒发作、攻击、自伤等行为在患儿中较常见。
三、自闭症的治疗、干预方法及原则
(一)儿童自闭症的治疗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在治疗中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教育干预、行为矫正、结构化教学等相应课程、药物治疗等手段相结合起来形成的综合干预措施。
(二)教育干预
1、教育干预方法的选择
?早期干预丹佛模式。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
?自闭症以及相关障碍患儿治疗教育课程。
?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地板时光、社交故事、共同注意训练等方法。
2、教育干预原则
?早期干预:尽可能实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可疑病儿也应及时进行教育干预。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干预后能有效改善核心症状,减轻残疾程度,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在成年后具有独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更好的融入社会。
?科学性、系统性:应当使用明确有效的方法对患儿进行系统的教育干预
?个体化训练:针对儿童自闭症患儿在症状、智力、行为、运动、身体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开展有计划的个体训练。
?长期高强度:保证每日有干预,每周干预时间在20小时以上,干预的整个时间以年计算。
?家庭参与:医生应当给予患儿家庭全方位的支持和教育,提高家庭参与程度,帮助家庭评估可供选择的教育服务的适当性和可行性,并指导家庭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
专家提醒家长:若发现孩子有“不看、不听、不说、不指”的表现需警惕孤独症可能。如孩子9个月后叫名字没反应、18个月不会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24个月不会讲词组等表现,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县妇保院儿保科发育行为门诊就诊,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6-24月龄婴幼儿早期发现自闭症的警示指标:
供稿:宁海妇保院徐静霞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测评系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1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