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孤独症:热情与独处的综合体

外向孤独症:热情与独处的综合体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群人,有时喜欢和朋友结伴,有时则会经常独来独往。其实这两者并没有冲突,外向开朗的人有时也需要享受一个人的独处。

喜欢跟朋友玩,但也有需要时间去做自己想做、要做的事情。并且两件事没冲突。这些事情并不是别人能帮得到的,也并不一定需要他人来协同我完成这件事情。比如去看书,去上课,去吃饭。这些事情找多一个人也只是看起来没那么孤单,但有些人更在乎自己真实的开心,所以不愿意和所谓的社交妥协。朋友在身边的时候,我看书看不进去。朋友在身边的时候,我上课走的会慢很多,听课也不认真。朋友在身边的时候,我吃饭都顾及着会不会吃的难看。这些事情一个人做也起来也没什么。但有些人怕害怕,怕被人看到他的孤独的身影,害怕舆论的压力。当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就愉快的聊天,游戏。但一个人又何妨?生活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补充两个自己身上,一个人做的事情,有别人在身旁反而不自在的事情。就像期末考跟朋友一起去复习,在朋友身边我管不住嘴巴,一定要说两句话,说着说着,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后来下决心了,不找朋友不带手机,就找个可以人少安静的地方学习,一个人坐在那里复习一天,也没觉得不开心。出去玩去翻斗乐园,我挺喜欢玩太鼓达人,虽然是技术很烂,所以我经常默默一个人去练习。有朋友来一起玩的时候,我一般会选择最拿手的——投篮机。其实我更想玩太鼓达人,但你需要在你的爱好和面子问题上做妥协。有时候的独处并非有意的。比如起床起晚了,没人陪我吃饭,但也要吃饭;没人陪我上课,但也要上课;想玩一些很弱智的游戏,跟朋友说的话就会被骂,那便一个人玩。说了很多一个人的事情,但其实还是有事情是人多欢乐多的。比如看世界杯,打dota,去酒吧和朋友玩这些时候,我还是很愿意和大家一起欢乐的。引用叔本华一句话: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一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生活不是为了社交,而真正有意义的社交是能给内心带去充实感的,独处也一样。你需要社交,便去社交,你需要独处便去独处。反而是有一些人,为了社交而生活,生怕被人看穿寂寞的身影。这些人,表面会社交,但内心还是充斥着各种不安全感。他们的安全感来源于他人,而不是自己。独来独往不是不会社交。但为了摆脱寂寞,摆脱他人看到孤独的眼光、别人的舆论,去找朋友,去和社交妥协,去放弃自己内心真正的充实。这样真的是开心吗?若这样不开心,又如何能让别人开心?不能让别人开心,那又如何做到人际交往也不错?再想想,道理是反过来的。热爱自己生活的,会独处会选择的人,才是有能力好好去与人社交的人。补充有些独来独往的人也性格开朗,也能很好的处理社交。其实这并没有矛盾点。独来独往不是说他不热衷于社交,只是他的圈子和你所见不是重合的,他也许欢喜摄影,欢喜写作,甚至欢喜练武。所看到他,是在金融公司里。那他当然是不太主动与周围的人打交道的。他更愿意去参加摄影群,去豆瓣,去武馆。但这些爱好并不妨碍他和周围的人正常交流,不妨碍他谈笑风生。他只是有自己的选择罢了。一次对李敖采访,李敖说‘我都是自己去和自己去探讨知识、哲学,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自己的事!记者说:“那您不觉得孤独吗?”李敖说,孤独?我写书都是去山上写,自己一个人在屋子里,几个月都不下山一次,也不见人;在上个世纪我因为写书被台湾政府抓进监狱几年之后出来,我嫌呆的不够,在自己家挖了个地下室把自己又关了半年,吃饭都是我老婆往里面送,垃圾满了我直接把袋子系好扔出来,我多怕孤独啊!由此可见,一个人不管内向还是外向,一定要有自省能力和独处能力才可以不断的成长!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1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