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基本有两种:
一种是行外人看字面意思,以为自闭症是性格内向安静自我封闭冷漠孤独没朋友;
另一种是略知皮毛,但认知仍停留在上世纪,认为自闭症患者全部语言发育迟缓甚至终生无法说话,只会原地转圈圈头撞墙尖叫…
重点不是自闭症
而是谱系以及障碍
按照国际标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定义,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发展性障碍,主要影响患者两个方面:
1)社会交往与互动能力缺损;
2)呈现刻板重复的行为,并对某一狭窄领域或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注意:诊断要两条都占才行。
只占第一条的话那又是另外一各类别,名叫社会交往障碍。
自闭症通常还伴有感统失调,语言障碍等问题,但不作为诊断标准!
近年来自闭症似乎也在变成一种“流行“病。各种影视小说为了让塑造的人物与众不同,都愿意从DSM里找几条症状加上(这年头没点病,哪有脸做主角),而自闭症中的阿斯伯格症则大量中枪。
自闭症不是一种后天疾病。
自闭症是一种发展性障碍,目前与学习障碍,注意力障碍等归为一类。
发展性障碍主要由遗传导致,在童年早期便已有症状显现,并且会一直持续伴随一生。
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症状会变化且有所减轻。
但是对于严重的自闭症患者,早期干预对日后能否发展出语言能力很重要。
与疾病不同的是,疾病病因已知,并可能被治愈;
而“障碍”是一系列各个方面的症状同时出现,病因不详,所以根本谈不上“治愈”,最多也只是针对性地减轻一些对患者有害的症状(如易导致自伤的行为,感统失调,语言障碍,社交困难等),并帮助患者发展一些适应社会的技巧。
年DSM诊断手册到第五版,自闭症也正式更名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学术界开始正式承认自闭症的分布更倾向于一个渐变的谱系,无法像身体疾病一样可以较精准地划分(因此下面彩虹图中以虚线区分)。
渐变彩虹图
彩虹图:人类社会是一个由“正常”到“异常”的渐变谱系
来源:作者(K.L)、设计师(OzoneTsui)
在谱系的一端,我们有严重的“经典”自闭症(classicautism):智力低于平均,无法自理,可能一生无法与人交流;
而另一端,我们又看到“高功能”自闭症:智力正常,可正常生活,甚至可能拥有特殊天赋。这谱系有多大,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自闭症状况呈现在我们眼前。
每个自闭症患者的症状和个体发展都是不同的,所以很难一概而论。
自闭症是我的超能力”
ht
年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自闭症谱系上的孩子和与其智力水平相似的普通孩子在抽象学习能力上不分高低。也就是说,自闭症并没有减弱患者的认知能力。赛格德大学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结果。
另一些研究发现,在一些特定的任务中自闭症孩子比普通孩子学的更快,也记得更牢。蒙特利尔大学的神经科学家LaurentMottron在年对《自然》杂志讲述他观察研究“高功能”自闭症患者的经历时说,相比自闭症所带来的缺陷,更多的时候他会被这些自闭症大脑独特的力量所震撼。
自闭症患者对细节的注意令人惊叹,他们总是最先注意到细微的变化,也比普通人更擅长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出重复性规律。他们总是能将各种细节记得清清楚楚,像电脑一样可靠;他们常常会在某一领域发展出狭窄,却非常深入的兴趣,强烈地被其所吸引,沉浸其中,并成为这个范畴的专家。——相比占这世界大多数的“通才”,他们更倾向于成为“专才”。他们会专注于一个课题,废寝忘食地探索,直到穷尽其中的知识,才会转向下一课题。
不同,但不比人差
这一思想促使了一个概念的诞生——“神经多元化”(neurodiversity)。
这个概念是在国外高功能自闭症人士讲述他们的自闭症群体时出现的。
有趣的是,他们将那些没有自闭症的“正常”人称为“典型神经的人”。他们还会开玩笑说,恐怕那些“典型神经的人”才是有问题的怪咖——“感官系统迟钝,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如何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yfzbz/2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