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使用抗抑郁药与后代自闭症混杂因素有多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69062.html
医脉通导读

胎儿暴露于过量的5-羟色胺(5-HT)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病因的假设之一,但既往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最近的两项研究中,研究者再次探讨了孕早期使用抗抑郁药与后代ASD之间可能的相关性。

研究一

Brown团队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寻找以往关于「产前使用5-HT能抗抑郁药与后代ASD的相关性」研究中的混杂因素。研究数据来自加拿大Ontario,共纳入了-年间出生的超过35,名非多胞胎婴儿(男性50.4%);所有婴儿的母亲中,7.9%在妊娠期的某个时点服用过5-HT能药物,这些母亲的孕前病情也较为严重。

研究随访持续至年,以明确日后被诊断为ASD的儿童。研究共纳入了多达个协变量(如既往患病史、诊疗史、住院史、产妇和儿童在人口学及社会经济学方面的变量等)。研究还纳入了对兄弟姐妹,其中一人有暴露史,而另一人没有。

研究结果

1.1%的儿童在平均随访4.9年后被诊断为ASD。在多变量分析中,胎儿期暴露于5-HT能药物(母亲在孕期服用了5-HT抗抑郁药)与后期ASD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HR1.59;95%CI[1.17-2.17]),但使用全倾向评分调整模型后,这种相关性失去了统计学意义(HR1.61;95%CI[0.-2.59])。

针对兄弟姐妹的分析显示,有暴露史的兄弟姐妹中,ASD发病率为3.4/1人年,而无暴露史的兄弟姐妹发病率为2.05/1人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分析还发现,母亲在怀孕前一年(非孕期)使用5-HT能抗抑郁药,后代ASD的风险升高了85%(HR1.85;95%CI[1.37-2.51])。因此,这一混杂因素可能就是以往研究中认为「产前使用5-HT能抗抑郁药与后代ASD具有显著相关性」的原因。

研究二

Sujan团队开展了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旨在分析母亲在孕早期(孕期的前三个月)服用抗抑郁药对其后代发育及行为转归的影响。研究纳入了瑞典-年间出生的超过22,名在胎儿期暴露于抗抑郁药的婴儿,并考虑了大量混杂因素对结果的潜在影响,包括出生年份、胎次、出生时母亲的年龄、受教育水平、父母的犯罪史、严重精神疾病史、自杀倾向等因素。

研究结果

未调整混杂因素时,对于整个人群而言,胎儿期暴露于抗抑郁药(母亲在孕早期服用了抗抑郁药)的儿童ASD的发病率(5.28%)为未暴露儿童(2.14%)的两倍以上。此外,暴露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发病率也高于未暴露儿童的两倍以上。

在调整混杂因素后的模型中,母亲孕早期使用抗抑郁药与后代ASD(HR1.64;95%CI[1.46-1.83])和ADHD(HR1.58;95%CI[1.46-1.71])均存在相关性。然而,分析具有不一致暴露史的兄弟姐妹后发现,有、无暴露史的兄弟姐妹间ASD(HR0.82;95%CI[0.62-1.13])和ADHD(HR0.99;95%CI[0.79-1.25])的患病风险无差异。

研究还发现,母亲在孕前(而非孕期)服用抗抑郁药,其后代ASD、ADHD的风险同样增加。另外,孕早期父亲使用抗抑郁药与后代ASD、ADHD也存在相关性,表明除外药物的直接作用,家庭环境也是这种相关性的影响因素。

总结

两项研究均将具有不一致暴露史的兄弟姐妹纳入了分析,且均探讨了母亲在孕前(非孕期)服用抗抑郁药对后代的影响,从而将药物因素从遗传、环境等因素中分离出来。

第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胎儿期暴露于5-HT能药物与后期ASD无相关性(即母亲在孕期使用5-HT抗抑郁药与后代ASD无相关性),而第二项研究同样无法证明儿童ASD、ADHD的风险增加与母亲在孕早期使用抗抑郁药有关。

以往的研究认为「孕期使用抗抑郁药可显著增加后代ASD风险」,然而,根据以上两项新的研究结果,这种显著相关性应该用其他混杂因素解释,如母亲在孕前的抗抑郁药使用史、遗产因素以及家庭环境因素等。

延伸阅读

孕期使用抗抑郁药比预想中更安全

信源:IsThistheFinalWordonPrenatalAntidepressantsandAutism?-Medscape-Jun27,.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10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