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做家务,一方面怕耽误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又觉得孩子能力弱,做的不好耽误事儿。
自闭症孩的家长也是如此,总想着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能够多做训练。但是,我们一边希望着孩子能够照顾自己,一边又不让孩子参与生活中的实际操作,这岂不是自相矛盾了?
在这里,家长们都有一个误区,其实做家务不仅不是耽误,反而是孩子康复训练中的重要一环。把握好机会,将家务训练融入到孩子的日常训练中。
1、训练生存能力
做家务是对孩子基本生存能力的具体反映,这些能力在家务事中会得到不断的锻炼与升级,这点对于自闭症儿童尤为明显。
一个人想要自我生存,她一定要具备照顾自己的能力,自己能够穿衣吃饭,自己能够收拾家务,甚至自己能够做饭、买衣服、洗衣服。而这些能力机构很难培训,只有在家庭中才能得到最大训练。
2、提升孩子智慧
做家务是提升孩子动手能力的一个很好机会,也能提升孩子的智慧。做家务一般相对简单,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仍然要探索、要尝试很多。
比如,收拾碗筷,有大碗、有小碗还有盘子,如果先拿小的,再摞大的,孩子就会发现摞不下,一次只能收一个;反之就会非常容易收拾,一次收很多。大小的观念就建立了。
所以让孩子在生活中做家务,他们自己能摸索、总结出很多规律,这同时思维能力也将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3、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我们知道,自闭症孩子自我意识薄弱,甚至分不清,我是我,我们不一样,如果能在生活中得到锻炼,肯定是最好的。
在家庭中,自闭症孩子如何认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呢?这时候让他做家务,为家庭做贡献,比如收衣服、扫地、擦桌子,这些都是可以在他心中刷存在感的。而与此同时,其他的家庭成员也在为他做服务,双方在互动中完成了角色认知。
说了这么多,有什么比较适合孩子做的家务吗,毕竟我的孩子能力确实有点弱呢!
其实普通家庭里别人能做的家务,自闭症的孩子也是可以做的,不过在最初,我们还是先要教他们一些简单的项目。比如扫地、擦桌子、收、洗碗(换成不易碎的)、摆筷子、端菜等等。等到孩子学会了这些,我们在一点点的让他们做更难一点的家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12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