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的现状以及治疗进展

微信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olandoweb.org/chaoliu/xinchao/1412.html
Part11儿童孤独症的现状

儿童孤独症(Autism)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期的严重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本病是环境因素(例如重金属中毒、环境污染等)和多种致病微生物感染(细菌、病毒、酵母菌)等引起的神经免疫疾病,以胃肠道和脑症状为首发表现,影响脑、免疫系统、胃肠道等全身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关于孤独症诊断的标准(.0)为:群居接触能力减弱、社交能力减弱、活动和兴趣显著受限。

2

孤独症的次要特征

惊厥(30%)、认知损害、感觉功能异常、特殊的专业技能、免疫功能损害、胃肠道疾病(50~75%)、食物过敏(50)。

在美国个儿童中,就有1例孤独症患儿;中国3.8亿儿童中,约有40至50万孤独症儿童。

从80年代中期,儿童孤独症患病率呈逐渐上升,90年代始则呈加速上升趋势,现正以每年3.8%的增幅在全球内流行。

Part23目前治疗现状

仍没有一个特殊的生物学标志被视为孤独症的原因,因此也就没有专门、有效、特异性治疗的药物。在精神心理学界,多数学者认为儿童孤独症的最终进步要靠教育和训练。

但教育和训练不能从解剖结构上改善这些孤独症患儿的脑、免疫系统、胃肠道等全身各系统功能。

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孤独症患儿表现为脑组织低血流灌注、神经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增强、重金属在体内聚集、体内排毒功能减弱(肝、肾、其它代谢功能)等。针对这些环节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70%以上孤独症患儿的孤独行为。

4小儿孤独症可干细胞移植治疗

小华2岁时被诊断为小儿孤独症,父母带着小华进行了多次康复训练,一年过去了,效果却不甚理想。

该院儿科决定在为小华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辅助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小华的病情明显好转。

主任说,小儿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儿童早期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患儿与社会联系技能、认知和语言沟通能力的发育延迟和偏离。

以前,专家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疾病,但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在孤独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Part3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技术已经在治疗小儿脑瘫、脊髓损伤、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中获得了初步成功,证实干细胞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修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干细胞移植技术是将新采集到的干细胞通过静脉输入儿童的体内,不需要开腹,创伤小、痛苦小,一次治疗时间只需要20分钟。患儿家长容易接受,一个疗程需要在两周内做4次移植。

干细胞治疗途径包括静脉输注、蛛网膜下腔注射以及局部注射等。

腰穿为有创性操作,为减少患儿痛苦,试验采用两次静脉、两次腰穿途径治疗,发现这两种治疗途径都是安全有效的。

5

分析干细胞治疗孤独症的作用机制为

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的支持下UCMNCs进入人体后可刺激产生血管生长因子和神经肽,刺激新生血管形成,建立侧支循环,改善病变部位血供障碍和缺氧状况。

②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抑制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影响树突状细胞的活性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改善孤独症的免疫缺陷。

③干细胞进入体内后,可以激活和修复脑内受损的神经细胞,改善神经功能。

6分析混合组疗效优于脐血组的原因有

①间充质干细胞既能释放造血调控因子又能选择性黏附并支持CD34+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可以促进UCMNCs改善微循环的功能。

②间充质干细胞进入体内能发挥免疫调节功能。

综上所述,应用UCMNCs和UCMSCs治疗儿童孤独症是安全的、有效的,有望为孤独症的治疗寻求一条更加有效的途径,对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欢迎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12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