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送孩子到校,孩子在校门口嚷着不肯下车,老师拿他没办法时,是爷爷哄好的;
重度自闭症患儿畅畅会突然坐在操场上不动,任谁也劝不回来,只有爷爷成功了;
每次嘟嘟和祺祺发生矛盾,爷爷会把嘟嘟揽在怀里,捂着他的耳朵,隔绝那些令他狂躁不安的声响,感受他渐渐平复的心跳……
“其实他们已经好久没打架了,可惜那天爷爷不在。”沈佩说。特殊孩子为什么这么信任爷爷?这分明是一个极难被陌生人走近的群体。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爷爷拥有独属于他们的“秘密”。没人知道祺祺是第几次拉在裤子上,爷爷知道;没人知道晨晨最爱吃的食物,但是爷爷知道晨晨爱吃的是他每次偷偷给他的油面筋塞肉;没人知道小敏喜欢的男孩子就是同班的那个小胖墩,爷爷知道。或许是因为这样,他们中有些人甚至不会主动和自己父母亲近,但每次病情发作难以自控时,却愿意在爷爷的臂弯里变得温顺乖巧。02几乎每个家长,都会在自己疲惫不堪时,把孩子送进来。而在这之前,因为这个孩子,整个家庭或许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相互埋怨、吵闹、中伤。同样的场景,10年前在陈学飞家也无数次上演过。小黄5岁时,突然变得吵闹不堪,眼神涣散,最终查出自闭症。怎么还有这种病?陈学飞想不通。儿子结婚,娶了一个非本地的姑娘,“听人说这样生出来的孩子聪明。”但结局却证实了这个想法的荒诞。尝试面对现实,陈学飞花了一年的时间。带着孙子四处找康复治疗师,在临入学前的那段日子,小黄可以“盯人”了,就是谁说话盯着谁看,这在正常孩子身上,不过只是一种本能反应而已。小黄的智力水平并不低,普通小学的面试也勉强可以通过,陈学飞本以为一切都妥善了。直到开学一周后,小黄在普通学校里因为找不到教室、厕所,一句句跟读老师说话,大喊大叫等“反常行为”被劝退。经历了这件事,陈学飞才真正接受了现实。第二天,陈学飞医院,恳求着医生帮他开个证明,“证明这孩子智力有问题,这样他就可以去特殊学校了。”于是年的9月,小黄入读了惠敏学校的一年级。当时班上一共9个孩子,有的因为脑瘫,走不了路,有一个自闭症重症患儿畅畅(化名),从始至终不能开口说话。陈学飞一瞬间觉得自己还算幸运。事实上,许多家长都是在这种不可言说的“比较”中,渐渐找到了一点信心和宽慰。特殊孩子的家长们,似乎比普通人家的父母多了一丝怜悯之心。学校里有孩子把饭汤滴落在身上,或控制不住大小便弄脏裤子,哪怕是不认识的,陪读的家长们也愿意主动搭把手弄干净。这种付出是自然而然的,大家也丝毫不会把这点事情挂在嘴上。爷爷尤其照顾那些病重的,甚至失语的孩子。畅畅是他重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1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