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自闭症儿童学会早期识别自闭症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性格孤僻、刻板、重复、时而狂躁、时而安静温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人把他们叫作来自星星的孩子!年4月2日,是第十四个世界自闭症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自闭症,了解自闭症。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全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spectrumdisorders,ASD),是儿童期比较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困难,言语和非言语沟通障碍,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是目前全球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疾病之一。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多数伴有智力障碍,运动协调障碍,注意力问题,生理健康问题如睡眠问题和胃肠功能紊乱。也有一些孤独症患儿可能会在视觉能力,音乐,数学和艺术方面有超常的能力。
自闭症的成因?
在过去的五年里,科学家们已经确定在孤独症患儿中存在基因的变化或变异,有超过个基因或基因改变和儿童自闭症有关。这些基因中很小一部分能独自引起自闭症,大概15%的自闭症患儿是单纯由基因变异引起。
除了少部分单纯由基因因素引起的自闭症,绝大部分的孤独症还是基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早期大脑发育的结果。这里的“环境因素”是广义地指一切“非遗传”(nongenetic)的因素。
自闭症的早期行为标志有哪些?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提出的“五不”早期识别,如果小孩出现以下表现,则需尽早就医,做进一步筛查与诊断:
1.不(少)看:指目光接触异常
2.不(少)应:包括叫名反应和共同注意,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
3.不(少)指:即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
4.不(少)语:多数ASD患儿存在语言出现延迟
5.不当: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
美国儿科学会(AAP)提出的婴幼儿孤独症的早期表现,如果有以下表现或征兆要尽可能早地就医,以便能够尽早发现孤独症:
1.12个月大时叫他们的名字不回应
2.14个月大时不指向感兴趣的对象(如指向飞过的飞机)
3.18个月不玩"假装"游戏(如假装"喂"娃娃)
4.避免眼神交流,想独处
5.难以理解别人的感受或谈论自己的感受
6.言语和语言技巧落后
7.反复重复单词或短语
8.答非所问
9.因细微的改变而烦恼
10.有痴迷的兴趣
11.重复的动作,如拍打手,摇动,或旋转圈
12.对事物的声音、气味、味道、外观或感觉有不同寻常的反应
自闭症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
由于病因未明,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发展、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干预训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早开始,科学性、系统性、个体化、家庭化、社区化、长程高强度。
早期识别自闭症
金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保健中心针对自闭症(孤独症)的临床表现特征、行为观察等方面,开展早期筛查与评估、家长行为指导等工作,以早期发现与识别自闭症,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争取最佳的早期干预时间,提高其社会适应功能与生活质量。
“让爱来,让碍走。”让我们一起用爱温暖他(她)们的心,帮助他们融入社会,为他们创造一个平等、尊重、接纳、融爱的社会环境。本中心将持续竭诚服务于每位儿童,为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12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