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怎样科学防治自闭症?且看下文专家解说。
他们听力完好,却对外界充耳不闻,内心丰富,却无法与人沟通,他们被称作“星星的孩子”。近日,有专家指出,自闭症成为世界上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病症,其中,多见于儿童。据统计,我市每个6-12岁学龄儿童中,就有1个患有自闭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等了5年才换来一声“妈妈”5岁的小雷,他在家里经常很安静地玩着手中的积木,红色、黄色积木被他很规律地叠放在一起,看着很乖巧。
可妈妈陈娟说起小雷却忍不住抹眼泪,为了小雷,全家人付出了不可想象的努力。
“孩子一岁时,我们就发现他与别人家的小孩不同:对周围的事物都不感兴趣,眼神不会对视,和他交流也没有什么反应。当时没在意,总以为是孩子内向,时间久了,他一定会慢慢敞开心扉。”陈娟说,没想到小雷到了3岁仍然迟迟不愿意开口,自我封闭的现象愈加严重。到医院一检查,小雷有自闭症倾向。无奈下,他们不得不让小雷进行康复训练,陈娟也辞职了,全心照顾儿子。
“直到5岁,小雷才第一次叫我妈妈。”事实上,像小雷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专家介绍,自闭症已成为世界上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病症,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人数,超过被诊断患有糖尿病、癌症和艾滋病儿童的总和。
病因不明确到底什么是自闭症?医院儿童发育行为学科史积善主任说,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对自闭症患儿来说,主要有三大特征,即语言交流障碍、社交障碍、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如果孩子不看(眼睛不看人)、不指(手不会指物和人)、不回应(别人和他说话不回应),家长就要警惕了。
至于自闭症的病因,史积善主任表示目前尚不明确。不过,自闭症可能与遗传因素、围产期各种并发症、多种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有关。
多数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期“遗憾的是,我们接诊的孩子大多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史积善主任说,不少家长担心别人说闲话,将自闭症孩子“隐藏”起来,等孩子到了五六岁,觉得医院,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期,孩子再恢复语言能力就比较困难了。
史主任强调,自闭症是终生病,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痊愈,治疗最好的效果就是减轻症状,最佳治疗年龄在3岁以下,不超过5岁。
不过,史主任也鼓励广大家长,大多数自闭儿都是很有希望的,通过科学干预,可以实现成年后独立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目的,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高龄父母更容易生育自闭患儿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准备生育二孩,其中,就有不少高龄夫妻。对此,专家提醒,高龄父母生育自闭症患儿的风险更高。
此外,如果第一个孩子是自闭症,生第二个孩子患自闭症的风险约为15%。
目前,市面上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自闭症干预疗法,不乏骗人钱财的虚假宣传,像打针治疗、神经营养、吃祖传秘方中药等。史积善主任强调,自闭症干预不可能速成,需要父母的长期付出,“每个康复良好的自闭儿背后,都凝聚着父母的血和泪。”
误区
自闭症的七大认识误区
一提到自闭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孩子不会说话或性格孤僻,但事实上,这些都是误区。医院儿童发育行为学科史积善主任为市民总结了自闭症最常见的7大误区。
1自闭症等于性格孤僻很多人把性格孤僻或内向与自闭症挂上钩,认为自闭症患儿是受到某种来自外界环境刺激产生的心理障碍。但研究表明,自闭症是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而非单纯心理方面的障碍。
2自闭症是孩子父母造成的自闭症曾经被认为是由所谓“冰箱妈妈”造成的。这种理论把儿童自闭症的责任归咎于母亲给子女们的关心和爱太少。事实上,孤独症是因大脑神经系统发展的特殊性造成的,而非父母教养方式所产生的结果。
3自闭症孩子长大后就会好的你可能经常会听别人,“孩子长大就会好的”。这样的话如果是出于安慰尚可以理解,但这样轻率的判断可能不够负责任。
事实上,很少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如果你对孩子的发展状况非常担心,你最好立即寻求相关人士的咨询和帮助。观望和等待可能使你失去对孩子进行帮助和治疗的时间。
4自闭症儿童永远不会说话自闭症是一个种类。这个种类包括了从完全没有语言能力到具有相当复杂语言能力的案例。即使是语言能力滞后的孩子,在经过干预训练后也可以学会说话,或者通过手语、图片交流系统、对话板等进行沟通。
5自闭症儿童都是天才有些人以为,自闭症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天才。的确,一些患者有着特殊的才能,如同电影《雨人》中的哥哥雷蒙,对数字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但事实上,自闭症患者中,有80%-90%的人存在智力问题。
还有一些人误以为自闭症患者没有感情,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只是在理解和表达上存在困难。
6药物能够治好自闭症自闭症儿童的思维方式和信息处理方式与一般儿童很不一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让自闭症儿童从根本上彻底地康复。
很多家长寄希望通过某种疗法或者药物可以立即完全治愈孤独症,这是不现实的。康复训练对自闭症患儿行为问题的矫正仅有一定作用。
7自闭症儿童的所有行为问题都是因病所致不管有没有自闭症,我们每个人都从我们的父母身上继承独特的性格特质。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综合体,都有他自己特有的性格、情绪、喜好和行为。
自闭症可能影响孩子思维方式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影响孩子的某些行为。但是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大多数行为是他们自己性格特质的一部分。
有些家长把孩子所有行为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孩子的自闭症,这是不对的。自闭患儿大多数行为也会跟其他同龄儿童相似。比如,不肯分享玩具和抢玩具都是三四岁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典型表现。家长应该把每个孩子都看成是一个独特的人,他们有自身的长处和社会价值,也应该同样得到平等、尊重和关爱。
注意四个患病信号
1五个月信号
半岁左右的宝宝可能就开始反映出某些孤独症的先兆了,例如父母用食物或玩具逗引宝宝时,宝宝却总是“目中无人”,不愿与父母对视,在母亲拥抱之下不感快慰。
2一岁信号
宝宝一岁大的时候,有一些典型信号父母可以参考。如无法跟父母进行眼神交流,眼睛无法跟父母对视;当父母呼唤其名字时,婴儿无法产生反应和应答的表现;无法识别父母的手势,无法对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反应,甚至仍不认识父母;对周围的人及物不感兴趣,对母亲也不亲。另一方面,一些不典型的信号父母也要留心,如宝宝还没有喃喃自语或一些表达情感的动作。
3两岁信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