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未来感动无锡2015无锡教育年

每一年岁末回首

当我们盘点无锡教育的时候,

总会发现在我们身边

一个个鲜活的教育人物跃然涌动

他们用看似寻常平淡的言行

带给人心灵的震撼

他们以一份特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全情投入

赢得了人们的敬意和掌声

他们的执着、奉献、创新、坚毅与热情

带给我们许多感动与思考……

走过八年,那一幕幕感人的真情

那一个个动人的细节

依然深印心底……

那么,年,感动我们的,又是哪些人?

昨天,“奠基未来?感动无锡”无锡教育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无锡教育电视台隆重举行,十位无锡教育年度人物一一揭晓。

▲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华博雅为无锡教育年度人物颁发证书

获得“奠基未来?感动无锡”无锡教育年度人物荣誉的是:

以雅乐启智、爱心扶助智障儿童的沈燕琴

▌年7月,一位名叫殷博睿的唐氏综合症患者站上了省级钢琴大赛的领奖台,在和正常孩子同台竞技中捧获了三等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一名普通的小学音乐教师。如果没有她的执着与坚持,殷博睿可能永远也不会走进音乐的殿堂。八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发掘了这个智障孩子的音乐天赋,并萌生了“雅乐启智”的念头:用音乐来促进智障孩子的心智发育。八年间,她以志愿者的身份自费筹建音乐助疗教室,无偿助教包括殷博睿在内的一批唐氏综合症、自闭症、轻度脑损儿童,并联合家长精心策划慈善音乐会,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取得了明显效果。而殷博睿的成绩,也更加坚定了她“雅乐怡情、雅乐启智、雅乐养心、雅乐正身”的信心与决心。她坚信,音乐的力量无穷大。她,就是无锡市塔影中心小学音乐教师沈燕琴。

▲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珍珍为沈燕琴颁奖

音乐流淌,涌动着爱的暖流;黑白琴键,敲奏出多彩人生。点点滴滴,融化智残的坚冰;八年坚持,唤醒沉睡的心灵。她为折翼的天使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建立百万爱心基金助力高校人才培养的姚惠源

▌年,他遵循妻子遗愿,拿出夫妇二人多年省吃俭用攒下的50万元积蓄,并欲再募集50万元建立百万奖助学爱心基金,捐给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以个人名义设立爱心基金、助力高校人才培养,在江大,他是头一个。从教的40余年间,他主持研究国家、部、省级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1项,科技成果转化累计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达多亿元。也正是凭着他在业界的威望、学术影响力以及自身的人格魅力,爱心基金的响应者纷至沓来。从刚开始的50万元到基金成立之初的万元,再到如今的万元,两年间,基金总额不断攀升,已惠及大批优秀、困难学子。他,就是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首任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著名粮食工程专家姚惠源。

▲江南大学校长陈坚为姚惠源颁奖

饮水思源,教育伉俪许下爱的誓约;一诺千金,耄耋老人发出心的呼唤。纵使功成名就,不改师者本色;泽被江南学子,筑梦“食品强国”。

获无锡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唐杰

▌虽然无缘高中,但心怀科技梦想的他来到职业学校后,看到了另一片美好的蓝天。从踏进学校的那一天起,他就决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针对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高发的现象,他萌生了运用自己所学的单片机技术研制农药残留检测仪的想法。一年多时间,从系统框图设计到硬件电路的焊接,从软件程序的编写到调试检测、不断改进,他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不但研制成功,并迅速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被投放市场。目前,这台检测仪已累计销售逾千台,销售额超万元。年,他也凭借这项发明获得了首届“无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科技点亮未来,创新成就梦想。一个个全国、省级奖项纷至沓来,一项项荣誉见证着他的成长,也让他带着自信与勇气,一步步朝着自己的“大学梦”、“创新路”不断进发……他,就是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唐杰。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无锡分公司副总经理罗一民为唐杰颁奖

他在科技之路探索奥妙真谛;他在创新世界寻求灵感之源。宝剑锋从磨砺出,从青涩少年到职校创客,他张扬青春动力,只为心中的鸿鹄志向。

老有所为、圆贫困学子求学梦的赵生男

▌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是他的人生准则。为了兑现“不让一个华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承诺,自5年到无锡太湖城(华庄街道)上任伊始,他就策划了“春雨行动”,至今已筹款近万元,圆了多名寒门学子的求学梦;为了帮助特殊家庭渡过难关,他自掏腰包,先后拿出数万元资助60多名学子顺利完成学业;为了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根植于每个孩子的心中,他开全市先河,推出“天天故事会”、“五老牵五生”等创新活动,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华庄街道连续十年保持了未成年人“零失学、零吸毒、零犯罪”的记录。在他的带领下,无锡太湖城(华庄街道)连续两次捧回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的殊荣。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两次换肾手术,磨不掉这位老共产党员关爱下一代的初心。他,就是无锡太湖城(华庄街道)关工委主任赵生男。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教科文卫工委主任杨清华为赵生男颁奖

春风化雨,为寒门学子圆梦;五老同心,为雏鹰展翅护航。即使病痛让他弯下了腰背,那颗拳拳赤子心,始终如夏日夕阳,绽放绚丽霞光。

将班主任工作进行到底的吴亚琴

▌对学生而言,班主任并不仅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心血。尤其是当一所有寄宿班学校的班主任,往往意味着整个家庭生活的变化。而她,从教34年来,却当了整整30年班主任,并曾连续10年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临近退休,她依然奋战在初三教学一线,坚守班主任岗位。30多年来,她没有请过一天假:儿子要结婚了,她从未迟到早退,婚礼前一天还坚持上完全部的课再回家;5岁的小孙女从出生到现在,她没有完整地带过一天;80岁的老母亲手术住院,她也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床前尽孝。她的全部身心都扑在了学生身上:当有人连续数周高烧不退时,她一天一个电话询问情况,并四处打探良医;当学生体弱多病想休学时,她相伴左右、嘘寒问暖,使他逐渐恢复健康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热门高中。对她而言,学生就像是她的家人。她总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她要在三尺讲台前静静地站好最后一班岗,不留下任何遗憾……她,就是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教师吴亚琴。

▲江苏省最美教师、无锡市道德模范、无锡教育年度人物钱军先为吴亚琴颁奖

三十载韶光易逝,她似火花,点亮心灯;三十年坚守讲台,她如基石,托举未来。满头青丝化为双鬓斑白,不变的是师者的情怀。

永远行走在思考路上的严育洪

▌他常说,自己就是教育界的一介“书生”。他爱读书,40多年来,他手不释卷,笃学好古,每天睡前坚持阅读一小时;他爱写作,27年的教学生涯,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先后出版专著28本,发表论文余篇。其专著一版再版,甚至远销海外,成为很多省份教师培训的指定用书。他爱教书,6年前,他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首创“小学数学开放教学研究”,不少教学案例成为了经典,是新教师上课的“模板”;6年后,他成了一名负责教师培训的教师,并多次应邀赴各地讲学,足迹遍布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虽然教育的对象变了,但不变的是他的“书生”之气和“书生”之志。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他希望自己这个“书生”能有“百用”。他,就是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培训部副主任严育洪。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编马正红为严育洪颁奖

严者,爱也;育者,师也。他的人生注定与教育结缘。一介书生,上下求索;一腔真情,悉心耕耘。他勇立潮头,站在教改前沿,执着追寻梦的方向。

热心公益获“无锡友谊奖”的美国姑娘乔安娜

▌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教师到国际学校副校长;从当年那个只会说一句中国话的“老外”到年市政府颁发的“无锡友谊奖”获得者,八年来,这位远道而来的美国姑娘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都奉献给了无锡教育,成了身边很多人的榜样。“爱心不一定要多大牺牲,但必须是别人需要的”。去汶川震后灾区当志愿者、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送温暖;在家开办英语角、到福利院当义工……八年来,去福利院献爱心的人络绎不绝,但坚持得最久的却是这个‘洋义工’。即便几年前福利院从离学校较近的长江路搬到了十多公里外的东北塘,她仍坚持每周六的“约定”,风雨无阻。在这条贵在坚持又薪火相传的公益路上,她将一直走下去。她,就是无锡新区国际学校小学部副校长乔安娜。

▲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主任唐喜泉为乔安娜颁奖

她漂洋过海,只身而来,架起友谊的桥梁。她蓝色的眼眸,如天空般晴朗,播撒爱与希望。八年如一日,她用青春与奉献,温暖着一群人,感动了一座城。

跳出局限、沿着职教改革前行的冯霞敏

▌她说教育不能一成不变,一路向阳才能激发活力;她说教育需要静心等待,春风化雨才能孕育桃李。15年来,从最初应用于课堂的多媒体技术到后来开发三维虚拟软件,再到如今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她硕果累累:省微课比赛一等奖、省导游技能大赛金牌、市教师技能大赛特等奖、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导游比赛中摘得金牌……为了打破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她用信息化手段引领职教旅游专业的发展。“悠悠古运河,绝版水弄堂”,一堂40分钟的信息化教学展示课,她将创新的理念落到了课堂实际,赢得了学生的赞扬、评委的肯定,一举捧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用心感受,不忘初心。她,就是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冯霞敏。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督学施正洲为冯霞敏颁奖

烟雨江南,给了她灵秀的气质;悠悠运河,赋予她无尽的创想。她是职教课堂的魔术师,轻轻一点,瞬息万变,开启智慧殿堂。她,奔腾着创新的血液,永不停歇。

身残志坚用爱续写教育理想的乡村教师杨建明

▌从风华正茂到年近花甲,他坚守乡村教育一线,一干就是40年。然而,19年前,一场意外的车祸将他全身85%的皮肤二、三度烧伤,让他的教师生涯几乎终止。为了重返挚爱的讲台,他忍着剧痛进行了长达5年的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像幼儿一样学站立,像一年级孩子那样练习写字、画画。手上、腿上练得血肉模糊,可他从未想过放弃。2年,他带着二级伤残、怀着满腔热情重返校园。由于严重烧伤,全身皮肤几乎没有毛孔,天热时无法排汗,身上就像千万根针在扎,有好多次他差点晕倒在讲台上,但那一刻,再大的痛苦也无法让他离开。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他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备课、研习教案;为了辅导学生篆刻,他从零学起,用残疾的手在石头上一刀一笔地苦练;在指导学生科学劳技制作时,他也总是废寝忘食地钻研,亲自制作,成功后再教给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硬是克服了身体的伤痛,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自己的教育人生。他,就是宜兴市茗岭小学教师杨建明。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蔡文煜为杨建明颁奖

是学生那张张灿烂的笑脸,支撑着他越过生命的考验。是校园那阵阵琅琅的书声,鼓舞着他跌倒再站起。浴火重生,他以信念为底色,在乡村绘就美丽的教育人生。

高擎独臂向后辈传递“红色火炬”的革命老人吴成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他是杀敌报国的新四军战士,虽然两次负伤不幸截去右下臂,但这并未让他停下革命的步伐。在红旗飘扬的新世纪,作为战争幸存者的他毅然走上讲台,用高擎的断臂向后辈传递“红色火炬”。他是全市近百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64年来,义务讲座革命传统报告5余场,听众高达多万人;他耗费50多年心血,收集了00多件红色史料;他自费拿出4万元创办家庭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义务接待参观者上万人。0多封与青少年的书信往来、近百位帮教对象、十多万元爱心捐款……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肝胆,也是一位老人用毕生精力关爱未成年人的真实写照。从吴叔叔、吴伯伯,到吴爷爷,如今,87岁高龄的他依然活跃在革命传统教育的宣讲路上。不图名、不图利,惟愿革命传统教育激励后人,振我中华。“我不因年迈病残而放慢脚步,誓将革命传统讲到心跳停止为止。”他,就是新四军老兵、离休干部吴成。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唐加俊为吴成颁奖

高擎独臂,他托起明天的太阳;满怀赤诚,他传递红色的火种。六十四载,他践行着一个老兵的承诺,书写大爱人生。几代人的敬意,是他一生最美的勋章。

颁奖会以短片和现场访谈的形式,回顾了十位教育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或许他们年龄不一、身份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有着向上、向善的力量。在颁奖典礼上,他们的获奖事迹一度让现场观众感动落泪。这十位年度人物,以一份特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全情投入,为无锡教育增添了华彩的篇章。

▲现场观众感动落泪

据了解,由无锡教育电视台主办的第九届“奠基未来?感动无锡”教育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







































白癜风的治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6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