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闭症机构工作了多年,可以帮宝妈们解决

我从早期作为助教到现在主班老师,参与制定孩子们的课程计划也有一段时间了,各种类型的孩子见过很多。

有的孩子,真的是一眼就能看出他的不同,无语言,不能自理,大动作不协调等,稍微有点带孩子经验值的,从一两岁就能看得出,去医院做诊断往往也八九不离十,是比较严重的。但是这样的孩子们也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很容易被发现,可以尽早地接受一些合理的训练和治疗,效果也就比发现的晚的孩子们要好一些。

还有的孩子,可能核心能力没有太多缺失,在大家看来就是内向一些,害羞一些,或者某些细微的地方特别一些,话能说,也能跟人有基本的互动,这样的孩子往往发现的晚一些,要上到幼儿园,才会出现不合群、无法正确解读其他人等的问题,要被幼儿园老师提醒了,家长才会意识到问题。这样的孩子,我经历的占大多数,也一般都是中功能或者高功能的类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有的家长能够意识到问题,听从幼儿园老师的建议开始把孩子送到专业机构辅助训练,有的就能在学前的年龄恢复得差不多,直接去衔接小学,有的能力差一些,训练的时间长,需要长时间在融合小学和机构之间配课,也能慢慢学着融入集体

最后一类就是能力更高一些,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思维都没有表现出太大的问题,幼儿园跟小朋友相处有很多摩擦和不和谐,但是都不足以构成退学的理由,家长坚持一下,也能让孩子顺利上完幼儿园进去小学。

这类孩子数量不多,看似能力很好,但往往是比较棘手的,主要问题还是太接近正常,让家长容易忽视问题,觉得孩子长大就好了,加上长期不适合他的教育方法、周围小朋友跟他不对等的交流方式,会在他能力发展不均衡的基础上,带来让人头疼的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往往堆积到小学一年级,随着老师要求和课业要求的提升而集中爆发,一发不可收拾。

随之而来会伴随很多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而且上了小学年龄到了六七岁,也过了最佳干预期,再送去机构,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填补他的思维漏洞,扭转他漫长的幼儿时期积累的错误思维模式,训练的速度就会被迫放慢。

所以这类孩子虽然看起来能力问题没有那么多,却是非常耽误不起,也是需要家长们格外注意的一种类型

-END-

赞赏

长按







































鍖椾含涓鏇濆厜
鍖椾含鍝鐪嬬櫧鐧滈姣旇緝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7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