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孩子,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自闭症儿。
因难以和外界交流,自闭症孩子常受到歧视。只有在社会各方的帮助下,这些特殊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儿童自闭症(或称儿童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它不是由一般的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来自多数原因的障碍症候群。
儿童自闭症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4比1。
儿童自闭症在发病以前往往没有显着的异常特征,因此容易被家长忽视,但这并不意味着自闭症不能早期发现。
有些家长虽然觉得孩子有问题,但往往希望只是暂时问题;有些家长甚至相信开口越晚越聪明,采用消极等待法;有些家长则医院,寻求名医确诊,结果往往错失早期最佳治疗期。其实对自闭症患儿,两岁至三岁的早期干预对预后影响十分显着。
儿童自闭症一般有那些症状呢?如果孩子在两岁前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考虑请专业人员进一步评估和密切观察了:
1、直到18个月还不会叫爸爸妈妈。
2、与人缺乏视觉接触,呼之无反应;
3、喜欢来回奔跑或旋转,不会与人玩互动游戏;
4、对语言逗笑缺乏反应,却对音乐特别敏感,喜欢看广告;
5、不会主动用食指指物,有需要时即抓着别人的手拖向需要的物品;
6、对普通玩具缺乏兴趣,却对某些非常规的玩具物品非常着迷;
如果怀疑存在自闭症或其他发育问题的儿童,主动出击是制胜的重要法宝。家长应积极寻求早期治疗干预。不少父母对自闭症孩子并不理解,他们常常希望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帮孩子走出自我:一是企图通过暴力和惩罚,强迫孩子开口说话;二是整天在孩子耳边不停重复一句话、一个词。
孩子的语言障碍可能由很多因素引起,有的是不知道运用嘴部肌肉,有的是听力问题,有的是智力问题,只有先找出原因方可对症下药。
语言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先着手训练患儿掌握控制呼吸、咽喉发声以及嘴部运动,然后才能过渡到语言。
而如何进行这一系列训练,互动游戏是最好的办法。用游戏本来的乐趣来控制患儿的情绪和反应,吸引他的注意力,观察他的表现,诱使他在愉快的玩乐中提高交流与语言表达能力。
自闭症儿童对家庭造成很大的压力。首先要帮助家长认识儿童的基本病理,发展程度及治疗方法。另外,减少家庭的压力,例如经济方面、居住方面。
还有,帮助其它家庭成员,尤其是兄弟姊妹,去认识及帮助自闭症儿童。言语治疗师的协助十分重要。将儿童言语的发展详细分析,然后订出适当的训练方法,将这些方法融合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之中。
另外根据他的进步,将方法调整。帮助每个和儿童经常接触的人去学习这些治疗办法。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7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