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游戏治疗法
游戏治疗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儿童不合理的行为若仅靠说教或惩罚去矫正,往往难收成效,反之采用适合年龄特点的游戏方法治疗或可奏效。游戏治疗法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角色扮演游戏
与其用成人进行咨询谈话的形式交谈而问不出一个所以然,不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扮演母亲、父亲、老师或其它角色,让他在扮演的过程中体验角色、渲泄情绪、表达愿望,从中了解孩子的想法。
●象征性游戏
利用小玩具做一些短小而带有情节的象征性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让孩子戴上面具,讲一个自己编的故事,从旁提醒他们约束行为,并提示故事情节和灌输正确的应对方法,达到编训与规范行为的目的。
●模仿游戏
这种游戏方法主要通过模仿活动,发展孩子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一旦孩子出现失控行为,应立刻进行干预和指导。
●画画游戏
画画游戏的作用是利用实物控制孩子的动作和行为,孩子经过长期的训练,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动作,规范行为。这种游戏活动的重点不在于激发和鼓励孩子如何想象和创造,而是帮助他们通过画画活动学会控制自己。
●规范游戏
通过打弹子、玩扑克牌、下棋、投球等具有竞赛性质和固定规则的游戏,让孩子学习遵守规则。经过一段训练后,孩子自然能够自觉遵守规则。什么是游戏治疗?
在游戏治疗中,儿童可以通过游戏『演绎』(play-out)心中的想法和感受,让辅导员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当儿童感受到被明白、被接纳,及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便能全面地表达及发掘自己(包括感受、想法、经验及行为),达到最理想的成长和发展。 当儿童遇到情绪问题或挫折时,不像成年人般有足够的词汇或洞察力,能将他们的困扰或担心直接说出来。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不同的行为或社交问题,甚至是身体上的不适。游戏治疗是一种特别适合儿童的心理治疗方法,强调辅导员为儿童提供一个有接纳、有同理心及安全的空间,能帮助孩子改善行为、建立自信,令儿童在情绪及心理上健康地成长。
游戏治疗的目标
辅导员相信每一位儿童都有自我成长的倾向,只要提供适当的环境便可以。其目标是让儿童能:
●发展更正面的自我概念
●承担更大的自我责任
●能更具自我控制能力
●能更自我接纳
●能更依靠自己
●具有为自己做决定的能力
●经验控制的感觉
●在面对困难时更审慎处理
●发展内在评价自己的能力
●更信任自己那么游戏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有哪些作用?
由于自闭症儿童在语言沟通上有困难,不容易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因此我们可以将孩子带领到一个游戏的情境中,透过他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观察他是如何在游戏之中表现出情绪与人格反应,藉此家长能够发现孩子行为的真实意义,对孩子有深一层的认识,作为以后指导孩子的依据。
而对孩子本身来说,「游戏疗法」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健全,它的功用包含以下三点:
1.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能够自然的获得肌肉协调与动作练习,使肌肉达到松弛达到抒解压力的目的。 2.借着游戏的过程,能够化解孩子对现实世界的了解,减低孩子的幻想与现实世界的冲突。 3.经由游戏的过程,与其它人的互动,可让孩子学习人际社交的技巧,并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声明:本文转载自“孤独症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