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否进步了”这是每个家长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进步飞速,我们往往都会报以羡慕的眼光,其实这都是必然的结果,有付出必然会有回报,看看“拥抱我的至爱”这位妈妈的努力,你就知道“必然的结果”这句话不是虚的……
经过几年的摸索,对目前训练模式感悟如下一、(仅)“机构训练+家庭训练”的封闭模式是行不通的
无论在多好的机构训练,如果采取封闭式的训练方法,期望不断提高孩子能力后,产生质变,从而提高交往能力,从而融入正常的交往,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这种思路是认为通过教授孩子交往技能或认知等,孩子能力提高后,减小了正常孩子的差距后,然后才能进行正常交往的煅练,从而走上康复之路。我认为这种思路是错误的,有可能耽误孩子的黄金康复时期。
二、必须走出去,在实际中与同龄人交往
这里不是反对在机构训练,而是反对依托机构,关起门来按机构训练方式办事,一对一的训练的模式。我觉得必须克服担心受歧视的心理,大胆地让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孩子越小越好。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为孩子建立起交往圈子,要用全部的爱心对待孩子的玩伴,时刻维持他们的互动,也要随时掩饰孩子的缺点,只有这样才可能建立交往圈子。只有让孩子不断的交往,激发他主动交往的意愿,他才能在交往中提高能力,这种交往能力的提高与教他的交往技巧有本质的区别。与同龄人交往,产生的乐趣远大于与大人的交往。
走出去,每天都要,那怕让孩子多看一眼别的孩子游戏,都比关起家门来训练好。
三、上了正常幼儿园,不一定就交往能力产生飞跃
孩子能力强,可以上正常幼儿园了,就认为孩子在集体环境中耳濡目染,交往能力就肯定提高。这是想当然的思路,但不一定正确。幼儿园人多,其他孩子之间的互动远比与你孩子的互动来得有趣,所以有可能反而使他更孤独,使他失去信心。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上幼儿园就是混日子。不能完全相信幼儿园老师的话,要自己细心观察。
四、不要过份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白癜风能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8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