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己一种特定的态度
Son-RiseProgram推荐的态度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几点:无论孩子今天是什么状况都真诚地拥抱她——相信她明天会更好。当然,Son-RiseProgram推荐的态度比这更深入,但请让我们将这两点作为我们改变态度的出发点。
“真诚地拥抱孩子,无论她今天是什么状况”这句话有着深刻的意义。这句话的意思并不仅仅是爱孩子,爱孩子是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爱孩子的一切,包括他们的自闭;我们应该拥抱孩子的自闭就像拥抱她棕色的眼睛、卷曲的头发、甜蜜的微笑以及其它方面一样;我们看着孩子把纸撕成小纸条并爱上撕纸;我们不对孩子的行为贴上诸如不好,错的或不恰当的标签,而是觉得现在孩子正在做最好的自己。
我们在讲态度要“没有偏见”时,我们还需要用“愉悦”“慈爱”“接纳”“关心”“轻松”“好奇”“开心”等来加以补充。你需要养成一种可以关照你孩子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让他与众不同之处的态度。
你可能还记得,在这本书的第一章我引用了一些我父亲书籍中的话语,这些话语是我的爸爸和妈妈在知道对我的诊断及残酷预测后写下的。
我的父亲写到:“我们能亲吻被他人诅咒过的土地吗?”这就是Son-RiseProgram中态度的本质。其他人可能会认为你孩子是个悲剧,而你自己不这样认为。人们会用不满的眼光看你的孩子,而你可以把这些眼光都看作是一个拥抱。“相信孩子明天会更好”很重要,有了这种想法,我们就会满怀希望、乐观、振奋并傻傻地幸福着。这要求你看到孩子的能力所在而不是将注意聚焦于他们的缺点上。人们(怀着好的意图)会尽力说服你面对“现实”,规劝你接受孩子不能做到的事。当我们面对这些否定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不现实”。也就是说对你孩子“能”充满信念,不要因别谣传的限制的、悲观的、沉闷的现实所妨碍。毕竟你才是孩子的父母。你对孩子的爱是无与伦比的,你的体会是独一无二的,你对孩子长远的期许是无法匹敌的。别人不相信你的孩子,你无需因自己相信而向他们解释,你也无需因孩子的问题感到尴尬。
Son-RiseProgram态度的重要之处在于其为孩子提供了一切进步的机会。(它并不是保证孩子能进步,但它打开了许多关闭之门!)你就算有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你也会坚持这样的看法:“他只是还没开始说话而已,但他以后绝对会说话。”它使你相信,孩子现在所处的状况并不意味着将来会一直维持现状。
态度的来源以及如何转变
阅读了培养一种特定态度的重要性后,父母们起初觉得它就像是光说不练,因为在日常的生活经历中,父母又觉得那种态度简直太遥远了;这一点我是可以理解的。你可能会觉得你的一天中都在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然后你的情绪受这些事情的影响而转变。有些事情会让你的生活很快乐,而一些事也会让你很郁闷。当你需要经历一个重大事情时,如你的孩子被诊断出自闭,你就会觉得事情本身就会让你感到不开心。
人们普遍接受这样的心智模型,即我们生活中的事件和环境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开心、悲伤、兴奋、恐惧、满意、生气)。孩子把书撕碎让我们心烦意乱,她发脾气让我们沮丧不已,诊断结果暗示我们孩子只能取得微小进步让我们觉得精神崩溃。换种思维方式的话,孩子能说第一个单词让我们感觉美妙,老师告诉我们孩子取得了进步让我们感到骄傲和充满希望。
这种心智模型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逻辑漏洞:我们怎么来解释为什么两个人对同一事件的反应完全不同呢?如果事件和环境确实决定了我们的感知,那岂不是任何人对同一事件的反应都一样了吗?我们又该如何解释为什么一个人被炒鱿鱼后觉得他/她被毁了或毫无价值,而其他人对此不予理睬甚至对发展的前景倍感激动呢?为什么有些彩票中奖者说中奖是发生在他们身上最美好的事,而其他人却坚持说中奖是最坏的事呢?既然每个人对同一事件的反应不一样,我们对特殊事件的反应甚至因时间而异,那么我们的情绪应该是事件及其之外的其它方面共同决定的。
第二个是实践缺陷:这种模型使我们成为受害者。外在于我们的事件而非我们自己决定了我们的情绪。也就是说,只要我的孩子能更多的交流,更快地取得进步,不再自闭,不再表现出问题行为等,那么我就能感觉良好(愉悦、轻松、有希望等)。
鉴于这种文化认识的增强模式,世界上没有人会因你为孩子的问题忧心、心烦意乱、恐惧、生气、沮丧,或消沉而批评你的。父母们努力使孩子按一定的方式表现或达到某个基本水平,以便能睡个安稳觉。为了让孩子规矩一点、进步一点,大部分父母都觉得自己被困在一场永不停止的战争中。我能够理解这些,因为我们都想成为好父母,我们想自己的孩子拥有令人满足的人生。
问题是,我们要求孩子按一定的方式表现时不仅让我们痛苦,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帮助孩子。这是为什么呢?正如我们已讨论的一样,我们的态度不同,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效果也不同。事实上,如果我们要求孩子按一定的方式表现或取得一定的进步来取悦我们,他们会觉得这是在向他们施压。而有一件事我们自己应该清楚,那就是当我们的孩子觉得有压力时,他们就不会很好地与我们合作(或者是使自己回到原处)。我们能为自己和孩子做的最好之事就是从这个牢笼里解放出来。可问题是该怎么做呢?
缺少的部分:观念
事实上,不是事件和环境本身决定了我们的感受,而是我们的观念。
观念到底是什么呢?
我喜欢把观念看作是有色太阳镜。当你的眼镜是黄色时,你看到的所有事物就都是黄色的。我的眼镜可能是绿色的,而其他人的眼镜又可能是蓝色的。我们也许会坚持认为我们看到的颜色就是事事物本身的“色彩”,可事实上,我们只是带着我们自己的眼镜在观望事件。
因此,观念是我们感知环境或关照自我时描述自己、他人、事件和周围世界时得出的结果。在每一个特定的情景下,我们都持有一种观念,它的作用就和眼镜一样,我们通过它来观察情况。
观念是观点、意见、看法、先见,能为我们理解发生之事提供思考框架。
请看一些关于观念的例子。
我的孩子永远不会改变。
我做了一些错事才导致我的孩子自闭。
如果我优先考虑我自己和我的需求,那么我就会变得自私而不愿陪伴孩子。
我的孩子没有能力做那些(说话、交友等)。
或者,我们能相信这些。
我的孩子有能力长大和取得进步。
我没有做任何“错”事来促发孩子的问题行为,但我可以努力让孩子改变。
我优先考虑我自己的需求,这将给我更多的储备、健康和精力来帮助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完全有能力做到那些,只是他现在还做不到而已。
我们的观念决定了我们所有的情绪,从开心到生气,从满足到恐惧等等。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我们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事(我们被告知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闭症)。
我们通过观念得出这样的想法(我的孩子面临着终身的苦难和能力限制,这些是我们的错,等等)。
我们的观念导致了我们的情绪(悲伤、恐惧、生气,等等)。
请看下面这些观念运作的实例:
一个自闭症男孩躺在超市中间的地上,并且还大声吵闹。他的妈妈因别人不满的眼光而非常尴尬。是这样的观念引起了尴尬:如果人们评判我,那就意味着作为妈妈的我做了错事。
一位妈妈看到自己的女儿反复地堆叠积木时觉得非常骄傲和兴奋。点燃妈妈自满与兴奋的观念是:我的女儿知道做什么能最好地照顾自己了,我可以利用她的行为与她建立连结,从而更好地了解她的世界。
一位爸爸因自闭症儿子反复看一个两分钟的DVD录像而沮丧。激起挫败感的观念是:儿子这样的行为意味着他是不完整的,他是无法改变自己和取得进步。
一个自闭症小男孩开口说了第一句话,他的父母兴奋不已。是这样的观念点燃了他们的喜悦:这是孩子流利说话的第一步,更多的语言会随之而来。
一个五岁自闭症孩子的妈妈一看到普通小孩就生气、伤心。导致生气和悲伤的观念是:我的孩子永远也不会成为像他们这样的孩子了,自闭是不好的,我的孩子患有自闭症而其它小孩没有是不公平的。
我们的观念从何而来?
我们周围的一切教给了我们很多观念。在我们的一生中,来自父母、老师、朋友、陌生人、新闻、电影和电视节目等永无止尽的观念之流“轰炸”着我们。很多时候,我们被教导的观念反而点燃了不幸、恐惧、不快和无能之火。我们接纳并继续保持这样的观念,并将此产生的不开心当作对付自己生活的一种方法。虽然我们有时候能接受到让自己满足的观念,但我们的偏见常使自己对这些观念说“不”。
这些偏见的例子有:
有些孩子的父母会告诉他们,做为成年人,接受和保持这样的观念是不合理。
有些丈夫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这样的观念: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丈夫,他必须给妻子提供经济支持。
一个小学生被老师告知他不擅长数学。他接受了这样的意见并数年不忘。(反之也可以成立的是:在一个写作教授的影响下,一个女人坚持认为自己是个优秀作家。)
一位先生从一位新闻主持人处知晓自己中意的候选人在选举中获胜的机会微乎其微。他接受了这个意见,并在选举中不选那个候选人。(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另外一些情形下,我们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到了观念。例如:
一位男士晚上在城市遭遇抢劫后就认为城市是危险的,并避开都市区域。
一位老人屡次遭受周围人不屑一顾的对待态度,于是他就觉得自己越老就越不重要了。
一位离过两次婚的中年妇女认为她永远也不会找到自己的真爱。
一位在法国旅行的游客在三个不同的场合中被人用法语呼叱,于是他就认为法国人是粗鲁的。
(这样的事反之也成立:一位在意大利旅行的观光者得到了意大利人亲切地对待,于是就得出意大利人是善良的结论。)
作为自闭症儿童的父母,这些与你们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回想一下刚得知孩子的诊断结果时或者是你初次意识到她与别的孩子如此不同时你感受如何呢?你是觉得害怕吗?还是生气?抑或悲伤?你的感觉像不像是胃里有个保龄球或者被手掐住脖子?
对我们大部分来说,当我们收到孩子诊断书的那刻,也就收到了别人关于这个诊断对孩子和我们意味着什么的观念。我们被告知自己的孩子不能做其他孩子能做到之事,自闭症是伴随终身的,我们也听着无数关于未来三十年里孩子生活状态的描述。而作为父母的我们还会面临许多局限,例如,缺乏“恰当”的干预/教育方法或者是过多“情绪”/“参与”。最重要的是,我们会听到他们的观念就是事实一样。
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有经过认真检查就接受了这些观点,或把它们当成可选观点,并且也没有人责怪我们?我们被这些观念的拥护者与支持者团团围住。当我们不曾有鉴别力时我们就浸泡于这些观点之中。我们的孩子被终身宣判了,我们也被淹没在各种声明之中。我们有一种绝望感,我们知道孩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我们不知道该做什么来帮助她。面对这些,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决定是否接收这些观念。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接受了更多的观念(或者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其中,大部分观念也都是消极的和让人不快的。当我们每天面对着孩子时,他们可能触发很多不快的事。他拧人或乱咬,她不会说话,他遭到他人的批评。我们也面临着他人的评论。她反复表现出不正常的行为,他似乎并不会回应我们的情感,她对事件发生的过程非常僵硬刻板。
但是,请记住:这些事情会触发我们的不快,是因为我们持有的观念让这些事情感觉糟糕透顶。比如说,如果我们把孩子的拧人或咬人行为看作是孩子保护自己暂时的方法,而不是认为这就意味着他将不会改变或不爱我们,那么这件事给人的感觉就会非常不同。为避免这个愿景使人沮丧,我们还是一起来探讨一下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吧。
好消息:观念是可变的
既然各种各样的观念是习得的,那么我们就能丢掉它们。同样,既然我们的观念影响我们对待事情的情绪,即使事情本身不发生任何变化也是如此,那么只要完全改变观念就能改变我们对事情的情绪。
我们通常能在五天的初阶课程内就能指导很多父母改变观念,这种观念总是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开心。他们的认识从孩子的自闭是噩梦转变到孩子的独特性也是一种深刻之美。他们不再觉得自己不行,而觉得他们掌握了所有能深刻而持续影响孩子人生轨迹的技巧。他们不再认为自己孩子的能力只会有很小或很慢的进展,转而相信孩子的能力是巨大的,且能取得全面发展。只有转变观念,以上这些改变才是可能的。
来看看观念将我们从受害者的位置转换到“驾驶员座位”的运作原理吧。让自己处在“驾驶员座位”最有用的方式是当你再不开心或心烦意乱时,就对自己说:“我觉得心烦意乱不是正在发生的事引起的,而是我对发生的事所持的观点。”
那么,如果观念是可变的,我们该如何改变它们呢?
态度对帮助自闭症孩子至关重要的时候。我建议,当你每次不开心、心烦意乱、苦恼和沮丧时就练习问自己这些问题。这也包括那些与你的孩子无关的问题或事情,因为随着你越来越擅于发现和改变观念,你就会发现自己越会感觉愉悦,并有孩子参与的情景中保持育儿的积极态度。
准备好了吗?
问自己三个问题
1.我现在信奉(如,告诉自己)的什么观念点燃了我的不快(失意、恐惧、悲伤、生气等)之火?
2.为什么我要信奉/告诉自己这些观念呢?
3.我能用什么观念来取代这些观念,新的观念将会怎样帮助我和我的孩子呢?(简单地说:我怎么才能把此事看作是好事,至少是还过得去的事情呢?)
等等!等等!在你使用这些问题之前,请你看一看普通父母所持观念的清单。认真地看这些观念会让你觉得回答上述三个问题轻而易举。这个清单对你学习至关重要的“ActivityTime!(动起来)”一节也是必不可少的。
七大降低自信、制造不快的父母观念
1.孩子自闭就是一个悲剧,我不可能对此感觉良好。
2.孩子的状态是静止的、不可改变的。(孩子过去所做的就向我暗示了她将来能完成什么。)
3.孩子知道她不应该这样做,她这样做只是想把我逼疯。
4.我不能处理好这一切。
5.这种状况会摧毁我的婚姻。
6.我对孩子状况的不满意是我关心她、爱她的标志。
7.得到别人的认同、理解、支持以后,我才感觉过得去。
七大提升自信、制造愉快的父母观念
1.我能从孩子现在的情况中看到美好的方面,并乐在其中,包括他的不同。
2.我的孩子能获得无限地改变和成长。(孩子过去能做到的、不能做的并不影响他将来能达到的能力。)
3.我的孩子这样表现是因为他只知道这一种照顾自己的方式。他已经尽力了。
4.我完全能处理好现在的情况。
5.我能利用这样的挑战进一步强化、促进和深化我的夫妻关系。
6.我的不愉快并不是关心孩子的体现。我可以用爱和努力来表达我的关心。
7.我不需要别人的理解、赞同或支持来让自己感觉还行。我只需要信念来支持自己的行动。
活动时间
在这部分,你可以选择照顾孩子或处理你与她关系时不适或不快的情感问题或领域。你也可以选择让你现在不开心的或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例如,因孩子自闭你很难过,为她的未来担心,或担心自己没有帮助她的条件。你也可以选择让你烦心的事或遭遇。比如孩子的行为让你很沮丧,或者和她在公共场所时候让你无地自容的一件事。
一旦你选择了烦心事,就看着下列图表,你可以把你所选事件或问题写入这个表中。然后,你接着填写这个表。当你填到最后两栏时,回头看看7项降低自信和提升自信的清单会对你大有帮助。你可以从这些清单中选择你的观念,或者想一想你自己的观念并把它写下来。
当你填写最后一栏时,花几分钟时间认真思考一下哪种观念是你真正想接纳的,因为它将作为你态度调整的首要目标,让它像北极星那样指引你!此时此刻,你的任务就是接纳这些观念。
重要提示:如果你不能一时放弃以往的所有来接纳自己重新选择的观念,请不要对自己太苛刻。这是要花费一些时间的。你已长时间秉持那些让你不愉快的观念。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把选择的观念贴到你浴室的镜子上,写下支持这种观念的清单,让你的另一半或朋友提醒你这件事,写下接纳这些观念将多大程度上帮助你和你的孩子或把以上几点都做一次。但最重要的是,别着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爱孩子的表现,也将会给你和孩子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不同)。
时间或环境
你当时的情绪
激发当时情绪的观念
想接受的观念
起点
首先,选择你不满意或难以处理的孩子状态或行为表现中的一个方面。然后,你就尝试着问自己我们前面讨论过的三个问题。为了你的方便,我们再次罗列如下:
1.我现在信奉(如,告诉自己)的什么观念点燃了我的不快(失意、恐惧、悲伤、生气等)之火?2.为什么我要信奉/告诉自己这些观念呢?
3.我能用什么观念来取代这些观念,新的观念将会怎样帮助我和我的孩子呢?(简单地说:我怎么才能把此事看作是好事,至少是还过得去的事情呢?)
接下来,你花几分钟的时间想一想你对孩子的期望,你可能以前没有告诉别人,因为你担心人们会认为这是不现实的。然后,怀着你的期望静坐片刻。如果你因产生这样的期望而心怀歉意,那也随它而去吧。你可以对自己的孩子有所期望,你可以想让孩子得到更多,你可以给孩子达到新的成长点的一切机会。
写在最后的话
你和我已经共同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旅程。我把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放进了这一页页里,我希望它们能在你的心里找到方向。最重要的是,我想让这些理念、原则和策略对你和你那可爱、特别和独一无二的孩子有用。
请你一定不要坚持那些完美而不可能达到的标准,你只是爱自己孩子的普通人了,这就够了。当你努力落实书中这些工具或技能时,请一定善待自己,如果你没有每分每秒都运用这些策略,那没什么。如果你有时觉得气馁、沮丧或恐惧,那也没什么。振作起来,拂去灰尘,继续上马前行吧!
无论你做什么,请不要相信那些说你孩子没有未来的人。
Jarir的故事
几年前,一个叫Jarir的三十三岁自闭症男人的妈妈从英国来到美国自闭症治疗中心。那时,她的儿子在一家机构接受照料,他在这个机构度过了他的大部分生命。
Jarir大部分时间都沉迷在自己的世界,很少与人有眼神接触,主要用单词来交流(虽然他有时候能连用两个词),说话主要是回答别人的提问而不是自发和主动的。他宁愿自己独自呆着,对他人的活动几乎没有兴趣,对别人的吸引也拒绝尝试。
经过中心的培训后对Jarir的妈妈是一个变革,给了她新的希望和特殊的方法来帮助她的儿子。当她回到英国后,她把Jarir从机构带回了家,在他身上运用了正确的育儿干预方法。18个月后,Jarir有了巨大的改变,只有10%-20%的时间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他的眼神接触增加到正常孩子的水平;他的语音飙升,以致他句子的平均长度达到5-6个单词,有的还长达10个词。而且,他的交流经常是自发的和自己主动的,而不仅仅是回应别人的提问。Jarir变成了一个不再喜欢孤独的人,大部分时间愿意参与并喜欢别人的活动。
永远不会太晚
Jarir的故事是他妈妈奉献的明证,是该书所述方法效果的明证。不论年龄多大,也不论所处的环境如何,Jarir包括所有孩子,都有能力发生巨大的转变和成长。对孩子来说,没有永久的障碍,也没有不归之路。孩子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大脑都具有可塑性。(这就是为什么一个70岁的中风男人丢失了语言能力后又能重新学会说话的原因。)
当深夜你觉得孤零零时,请你一定要知道中美星星桥团队老师在为你加油,为你欢呼,相信你能帮助你的孩子摘到“星星”。
点击连接,哪里的白癜风专科医院最好白癜风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j/8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