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发展水平高的自闭症儿童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尽管为数不多。
(1)外显行为的评估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虽然还有少许的刻板行为,但生活自理能力尚可,接受陌生人和陌生环境需要一定时间,情绪较难控制,问卷调查的得分通常较低,处于霄达图的中心周围。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除了想象力、社会交往和自理能力尚略显薄弱外,视线对视、对他人的手势理解、社会交往与情绪表达能力、言语理解和表达都较好。
个案的雷达图择要说明如下:
视线与手势:现在有比较敏感和持久的视线对视,当无法拿到需要的物品时,能够准确地使用语言或指点行为表达自己的愿望,视线与手势的发展良好。
情绪理解:能够准确地理解他人表现出的生气、害怕、伤心等情绪,且基本能够用语言对他人表示关心和同情,不会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而横加批评。
情绪表达:有交往性微笑。能够准确地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惧等情绪,但在用语言表达自己情绪时偶尔会不恰当,有时会情绪表达失控。
言语理解:能够准确地理解简单的日常生活指令,对于较为复杂的指令以及挖苦、讽刺等的理解则稍差一些,基本能够根据社会道德标准判断对错,有基本的是非感。
言语表达:能够较为准确地运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会使用由较多词语和连接词组成的长句,但有时用得不是很准确,使用的句子有时会词语颠倒,让人难以理解,但出现的频率比较低。
(2)游戏评估
在自由游戏中,会有一些主动发起交流的行为,并以口头语言为主,但用词显碍相对单调贫乏;在半结构象征游戏场合中,能正确认知玩具的功能,有较多的具固定性的“以人代人”、“以物代物”和“情境想象”的装扮游戏行为的发生。
首先,从游戏兴趣来看,始终表现出乐意玩的意愿,游戏持续八分钟,只有两次短暂时间的跑掉。其次,从玩具的使用方面来说,玩具的功能认知正确率很高,并且能够主动地使材料,对玩具具有较强的专注性,针管和自己设想的药房使用频率很高,使用的正确率达90以上,只有1次用听诊器量爸爸的脖子。最后,从装扮结果来看,从“以物代物”方面来看,替代物的匹配正确率很高,动作协调。在“以人代人”方面,有两次在游戏框架之外,比如说:“妈妈,我要玩积木”,“我现在玩这个玩具”。在情境想象方面,游戏的医院里发生的事情,并且把这些医院体验的游戏中,比如游戏中主动给妈妈听心跳,还说妈妈得了
神经衰弱,张开嘴巴说“阿”给妈妈看喉咙,要病人验血,吊盐水到五号柜台开药,并且能够编造药品的名字,能回答妈妈问的“吃几次”的问题,总的来说,体现了较强的想象力和延迟模仿能力。
儿童的语言发展正常。从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的维度来看,总的来说,儿童和妈妈大部分进行的是语言交流,非语言的交流很少。在自由游戏中,父母的语言中62%是提问,8%是建议,9%是指令。而在儿童的语言中,48%是回答父母的问题,40%是自己的陈述,儿童的求助也很明显,即缺少需要的东西时会要求妈妈的帮助。而且儿童最明显的特征是有扩展自身语言情况的出现,比如说“妈妈对我要求太高”等。儿童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自由游戏中,比如,儿童主动描述自己要红烧番茄,并且主动描述用具的名称是“美的”电磁炉等。
(3)绘画评估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绘画已具人形,且头与身体的比例较适中,对家庭成员也有认知,但在人物画像中都缺失耳朵。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动态画不仅大小比例合适,表情也十分生动。从画面上人物的表情及排列来看,这是一幅很和谐的家庭画,家人正在开心地拍照,从此可见印刻在该儿童心中的家庭成员的一贯印象以及与家庭成员相处的积极心态和方式。同时还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比如父母的眼镜,说明了个体对父母有很清楚与正面的意识,能意识到人物的外在特征。但遗憾的是所有的人物都没有耳朵,说明这些儿童缺乏对人脸、身体特征的认知。
(4)沙箱评估
他们对沙箱游戏饶有兴趣,在沙箱游戏中能一边摆放玩具,一边叙述自编的故事.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发展如下特点:
想象力发展水平:玩具摆放有关联,构成的故事富有情节性,画面生动丰富,作品气氛比较和谐,并具有较丰富的想象力。
注意力发展水平:操作过程中,有效操作时间约30分钟左右,相较于普通儿童,注意力的持久性发展还不充分。
空间布局:作品中的玩具均匀放置于整个沙盘,整体布局比较均衡,说明其目前的内心比较整合,丰富性和均衡性都发展得较好。
综上所述,自闭症儿童综合评估模式具有较强的会聚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by/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