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社会

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反应

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CCPT)是一种帮助儿童促进依恋、自我调节和自发游戏的综合干预措施,是基于人本治疗的、发展性结构的综合关系咨询方法。游戏治疗是儿童和咨询师(接受过游戏治疗程序培训)之间的动态人际关系,咨询师提供精选的游戏材料和安全、温暖的游戏氛围,以促进儿童发展安全关系、充分表达和探索自我。通过CCPT的过程,儿童进行自我指导游戏,探索自己的经验和情感,从而获得对自我世界的控制感,最终成为更加完整的个体。

CCPT允许儿童自由游戏,儿童可以借助游戏发泄精力、表达攻击性、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治疗师需要做到无条件接纳儿童,替儿童表达出他的感受,并将这些感受反馈给儿童。CCPT的初次治疗需要让儿童熟悉游戏室的环境,当儿童体验到自己被无条件接纳时,儿童会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释放自己的焦虑、紧张等情绪,此时,咨询师应引导儿童认识和解释情绪。当消极情绪得到充分释放,儿童的情感转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完成时,便可以结束治疗了。例如,当儿童出现生气的情绪或者攻击行为时,尝试向儿童说:“我知道你很生气……”、“我知道你很想……”,传递对儿童的接纳和理解之情,允许儿童表达真实的感受,而不是急于否定、改变儿童的行为,从而营造更加和谐、融洽的相处氛围。

作为一种干预措施,CCPT已经成功用于治疗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症状。有研究表明,CCPT能够减少注意力问题、内化问题和焦虑症状,改善外化问题,如攻击和行为问题。年1月,美国的Schottelkorb等人发表在《咨询与发展期刊》(JournalofCounselingDevelopment)中的论文《关于孤独症儿童的儿童为中心的密集游戏治疗的初步研究》(IntensiveChild‐CenteredPlayTherapyforChildrenontheAutismSpectrum:APilotStudy),探索了密集的、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

Schottelkorb等人将确诊为孤独症的23名儿童(4岁-10岁)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干预组,另一组是对照组,对照组的11名孤独症儿童不接受治疗(在研究结束后,对照组的11名孤独症儿童会接受相应的CCPT治疗)。实验中的所有咨询师都接受过CCPT的培训,为确保治疗的真实性,咨询师需要接受研究人员的监督。干预在孤独症儿童的学校进行,每个学校都设立了游戏治疗室,所有游戏室都配备了摄像头,以便咨询师记录游戏治疗过程,有助于保证治疗和监督的完整性。咨询师在每次治疗结束后,需要完成一次游戏治疗的总结,记录每名儿童的重要言语、游戏行为、游戏主题和每次治疗之间的变化。另外,咨询师共进行六次家长咨询,向家长分享游戏治疗主题,并收集和记录家长注意到孤独症儿童的变化行为,这些记录随后用于结果分析。此外,研究人员要求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完成第二版社会反应量表和儿童行为检查表。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干预前后,量表数据的变化,分析孤独症儿童的表现。

研究结果表明,CCPT可以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反应,减少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问题、攻击性问题和外化问题。与耗时较多、持续周期漫长的应用行为分析法相比,CCPT可能是一种成本低、效益高的干预措施。此外,研究还发现,CCPT除了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功能,也减少了部分孤独症儿童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攻击性行为。

另外,父母认为参与CCPT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行为、与父母的关系和与父母的互动均得到了改善。研究人员推测,当孤独症儿童通过CCPT与咨询师建立关系时,体验到完全被接受,可能会感到安全;一旦在一种关系中(游戏治疗关系)被接受,孤独症儿童更容易与治疗室以外的其他人互动。这一点也得到了孤独症儿童父母的认同。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发现了孤独症儿童在家中的积极变化,包括更少发脾气、改善眼神交流、改善与父母的关系,即父母认为CCPT是一种有益的干预。

资料来源:

AprilA.Schottelkorb,KarrieL.Swan,YumikoOgawa.IntensiveChild‐CenteredPlayTherapyforChildrenontheAutismSpectrum:APilotStudy[J].JournalofCounselingDevelopment,,98(1).doi:10./jcad.

翻译:种芫

审校:兰继军

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10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