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3年,我带自闭症儿子寻找幼儿园

↑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加星标!1

我的长子今年10岁。在他快3岁那年,被诊断为自闭症。这意味着,带他寻找幼儿园的过程更为艰辛,但也让我有异于他人的体会。在这个人与人之间信任降至冰点的今日,我愿意分享这些故事。

在儿子两岁八九个月的时候,我和先生开始寻找幼儿园。当时他已有一些发展异常的端倪,但时而与普通孩子无异的表现又让我们心生希望。没有哪个父母愿意把孩子与厄运相连,我们期待幼儿园的集体环境能有助改善。

那时的我,对幼儿园没太多理解,不知该从什么角度考察,以什么标准衡量。跑了几所周边幼儿园后,我们选定一家老牌连锁私立园。

报名缴费领回被褥杂物,我内心有些紧张,也有些兴奋。那个时间点上的我,还是一个期待孩子步入正常轨道的母亲。入园前夜,我按幼儿园的要求在衣裤袜褥上缝好名字,把一切整理停当。

第二天一早,我和先生一起把孩子送往幼儿园。到了班级门口,老师一把抱过孩子,说了句“没事了,你们走吧”,一闪身就进去了,留下一时没回过神来的我们。

当天我请假在家,以备不时之需,也想亲自去接孩子。接园时我早早等在门外,看到儿子时,仿若隔世未见。

日后的发展并不顺利。我不能天天请假,后面几天由阿姨接园。阿姨说,每次去接孩子她都有心理负担,怕一个胖胖的老师,每次这个老师都说孩子不好管。

这个胖胖的老师是儿子的主班。

还没等到我们着手处理,我就被园长叫到了办公室。我对结果已有预感。果然,园长说:“这孩子我们带不了,你办退园吧。”

我把儿子领回了家。那是岁末凛冬,春节将至。

《星星的孩子》剧照

之后那段时间孩子的状态有些退步。转过年春节之后,我们带他去了北医六院,医生说,自闭症的可能性很大,这是一种终生无法治愈的发展障碍。

此后,孩子没有再正经进过幼儿园,一是考虑到去训练机构可能更有帮助,二是确实找不到合适的幼儿园。我们小区里有一所小幼儿园,我跟老师商量能否让儿子去半天。老师答应了,但没过多久,一次户外活动中儿子跑丢了,老师找了20多分钟才找到,从此上幼儿园没有了下文。

后来我打探到一家招收特殊孩子的幼儿园,带着儿子找了过去。那时他4岁多,老师说,他们名额有限,倾向于招收3岁左右的孩子,从一张白纸带起,好带。

就这样,我们在家与训练机构之间奔波了近3年,等到儿子再次踏进幼儿园时,已是5岁半。

2

遇到这家小规模的华德福家庭园是命运的巧合。儿子4岁多时,他的特教老师萌生出想为特殊需求儿童开一所幼儿园的想法。有一天她说,朋友推荐了一家小幼儿园,她想过去取取经,让我们陪她一起去。

我们驱车前往顺义,在别墅区的一栋小楼里找到了这家幼儿园。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接待我们的是赵老师,她坐在桌前给孩子们缝枕套。外头院子里,她的丈夫马老师在收拾草木。这一场无心插柳的相识,却成就了日后把孩子托付的缘分。

当儿子5岁多我们想尝试再送幼儿园时,第一个想起的是赵老师夫妇。

那时这家幼儿园已从别墅搬迁至农家院,赵老师也因养育孩子退居二线,幼儿园事务由马老师负责。沟通之后,马老师说他愿意接收这个孩子。当我表示老师确实会更辛苦,因此可以多承担一些学费时,马老师拒绝了,他说:“孩子都是一样的。”

《星星的孩子》剧照

这是一家只有十几个孩子的小幼儿园,并无教委颁发的资质证书。幼儿园最初开在望京,因场所问题被迫远搬,老家长们都选择跟过来。马老师开着班车往返接送孩子。园内除了马老师,还有一位主班,一位配班,一位负责做饭的生活老师。

幼儿园的硬件条件一般。正屋大厅是教室,里面有一间睡眠室,侧屋是厨房、餐厅和卫生间。只有睡眠室铺了实木地板,是家长拿来的二手材料。户外的院子大约五六十平方米。华德福的风格是擅用软装:晕染的彩绘墙、柔软的染纱、有生命感的木制玩具……把一个简陋的农家院布置成温暖舒适的所在。

这里要求入园的头三天家长陪园,我才知道原来不是所有的幼儿园第一天都不由分说地就把孩子抱进去。我慢慢还知道,在一些大规模的混龄园,家长陪园的同时,还用分批入园的方式缓解新生的分离焦虑,同批入园的新生越少,老师越是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11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