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新报记者接到桂阳县塘市镇塘市村村民廖安凤的求助,她称自己6岁的小女儿兰兰(化名)今年即将从郴州城区的幼儿园毕业,希望能上郴州的公办学校。
求助
困难租户希望孩子可以上公办学校
廖安凤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孕育了3个孩子,包括9岁的大女儿、6岁的小女儿兰兰以及4岁的儿子。为了挣钱抚养3个孩子,夫妻俩前往广东东莞打工。去年10月,她刚满3岁的儿子被确诊为重度自闭症,不能说话、无法与人交流,生活也不能自理。广东康复治疗的费用太高,廖安凤与丈夫商量后,独自带着3个孩子回到郴州,给儿子进行康复治疗,丈夫则继续留在东莞打工。
为了方便儿子治疗,廖安凤租住在胜利里社区的一栋老房子里,每天陪着儿子进行干预训练。两个女儿都到了上学年纪,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她将两个女儿分别送进了租住地附近的幼儿园和市第十二完小就读。
廖安凤说,现在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全指望在外打工的丈夫。这两年经济不景气,厂里效益不好,每个月的工资仅多元钱。因为没有申请到国家0-6岁儿童智障、脑瘫、自闭症抢救性康复救助资金,儿子每个月元的康复费令原本拮据的家更是捉襟见肘。“今年小女儿兰兰幼儿园就毕业了,我去了解了一下,离我租房最近的一所民办学校,每个学期的学杂费用在块钱左右,学费太贵了,我们上不起,如果能上公办小学就好了。”
廖安凤满面愁容地说,她一人照顾三个孩子,现在每天早上不仅要送女儿去上学,还要赶到郴州朝阳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家长学校陪儿子进行干预训练。“我小女儿能上市第十二完小就好了,这样她跟她姐姐就在同一所学校,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我也不用多处往返接送了。”
教育局回复
尽力安排,不让她失学
接到求助后,记者来到市第十二完小,该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往年学校都会接收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按照新出台的招生入学办法,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由区教育局统筹,建议廖安凤向苏仙区教育局写一份申请报告,就家庭特殊情况希望就读市第十二完小进行详细说明。
7月3日下午,记者与廖安凤一起来到苏仙区教育局递交申请。苏仙区教育局基教股副股长邓华详细阅读申请报告后说,根据苏仙区招生政策相关要求,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苏仙区的公办学校需要居住证或办证回执、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合法劳动合同、房屋租赁合同或房产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备案手续,就兰兰目前的情况显然不符合入学条件,但她的情况非常特殊,从人性化角度来说,他们将给予特殊照顾。
邓华建议廖安凤在7月20日之前先在网上为女儿进行入学报名,8月14日至18日将相关材料交由市第十二完小进行审核,区教育局在进行集中处理全区特殊情况学生的入学问题时,会统筹安排兰兰的入学问题。“届时,如果市第十二完小的学位尚有空缺,我们将尽力帮助兰兰入学。如果市第十二完小的学位紧张,我们也会帮忙安排她到其它的公办学校就读,不让她失学。”
对于邓华给出的答复,廖安凤非常满意,感激地说:“感谢政府,感谢媒体,为我的事操心。”
郑翔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12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