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美娜孙玉梅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

本文来源:代美娜,孙玉梅.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亲子互动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05):47-53.

01

一、引言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其特点为存在社会交流和社会互动的缺乏以及重复刻板的行为等,这些相关障碍症状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的亲子互动中就已显现。Meek等人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在早期亲子互动中表现出多方面的行为困难,包括注意力、兴趣表现、合作和积极情感等,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对儿童的社会交往是极为重要的。Mastrogiuseppe等人发现ASD儿童在早期的亲子互动中缺乏有效的手势沟通技能,研究者对ASD儿童母子互动过程中的手势沟通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一个详细的观察性编码方案识别不同类型的手势(指示性、意指性、引申性、工具性、象征性)来分析母子互动,结果发现,与普通儿童相比,ASD儿童总体的手势使用数量更少,产生特定类型的手势,如指点手势(属指示性手势)的比例更低。ASD儿童在早期所表现出的注意力、手势等社交技能方面的缺陷,可能使父母难以进行并维持高质量的亲子互动,从而影响儿童学习机会的数量与质量;另一方面,ASD儿童倾向于进行较少的社交活动,与照顾者共同参与的时间更少,同样不利于ASD儿童多方面的发展。亲子互动指父母和子女间的相互交往活动,目前关于ASD儿童的亲子互动的研究一般包括三个维度:儿童的互动行为、父母的互动行为、双方之间的互动。其中,儿童的手势沟通、语言等属于儿童的互动行为;父母同步或不同步的互动风格等属于父母的互动行为;而双方之间的互动是指儿童与父母两者整体的亲子互动行为表现。ASD儿童亲子互动质量是就整体的互动行为特点来说的,而亲子互动质量在不同的研究中有不同的评量标准,目前研究中有父母互动行为的同步性、儿童的积极情感、儿童共同参与的时长等评量指标,研究侧重点不同则评量指标有异。但整体而言,ASD儿童自身的发育水平是影响亲子互动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良好的亲子互动反过来又会促进ASD儿童的发展。目前以亲子互动为核心的干预疗法中,具有循证实践干预基础的亲子互动疗法(Parent-ChildInteractionTherapy,PCIT)应用相对广泛,即借由亲子互动对ASD儿童的一些行为问题等进行有效干预。本文重点梳理了国外ASD儿童亲子互动相关研究,考察ASD儿童与父母在亲子互动中的相互影响,并分析亲子互动疗法在ASD儿童干预中的具体效果,以期能够促进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02

二、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发育水平影响亲子互动ASD儿童的发育水平是导致ASD儿童的亲子互动不同于其他发育状态儿童亲子互动的关键因素,其发育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父母互动风格,并且还制约了ASD儿童在亲子互动中的参与,影响亲子互动质量。2.1对父母互动风格的影响ASD儿童症状的严重程度影响父母的互动风格。父母对于儿童互动行为的不同反应体现了不同的互动风格,可分为同步的互动风格和不同步的互动风格。其中,同步的互动风格指父母倾向于回复与支持儿童的兴趣与注意点,使沟通交流与儿童正在做的事情保持一致;不同步的互动风格指的是父母的沟通方式与行为方式倾向于改变儿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12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