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干预是一个长期且枯燥的过程,那么有没有办法在提升孩子能力的前提下又不会使干预方法枯燥且无聊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几种适合自闭症孩子的干预游戏,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让干预训练也不再那么无聊枯燥。
一、提高自理能力
1、串瓶盖
材料: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瓶盖(中间穿个孔)、钓鱼绳。
方法:将钓鱼绳的一头的打结,再自由选择瓶盖从钓鱼绳的另一头穿过,最后将钓鱼绳的头尾打结,将这些材料按大小或颜色不同的瓶盖排序。
目的:培养孩子数的概念,锻炼孩子的排序、归类能力,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
2、水果宝宝排排队
材料:用轻泡剪成各种不同水果宝宝或各种树叶(在上面穿两个孔)、钓鱼绳。
方法:将钓鱼绳的一头打结,另一头穿过水果宝宝或树叶宝宝的两个孔,整条钓鱼绳穿完后,放在桌上或贴在墙上排排队;按水果或树叶的不同形状、颜色或大小有规律地串;把不同水果或树叶分别贴在相应的树上,练习按物体不同特征分类;根据树上的物体数量挂上相同数量的水果或树叶,练习按数挂物。
目的: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彩链
材料:各色布条(长8厘米、宽1、5厘米)且布条的一头缝有纽扣、一头有扣眼。
方法:将一条彩条的两端对扣后,另拿一条从中穿过,再将扣子扣住,以此类推;把不同颜色的布条有规律地扣在一起,做成彩链布置活动或送给小动物;将布条扣成一长条,用来跳绳。
目的: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4、扣钮扣
材料:娃娃的衣服(对襟)上缝有钮扣及扣眼。
方法:将衣服平放在桌上后,将钮扣与扣眼对齐扣上;将衣服放在桌上练习折衣服;将衣服套在娃娃身上,为娃娃穿衣服。
目的:培养孩子的耐心。
5、水果树
材料:布制成的水果树(上缝有纽扣),各种布制水果(上缝有纽扣)。
方法:将各种水果上面的扣眼分别系在树上,练习扣纽扣技能;将相同水果扣在同一棵树上,或按水果的颜色不同来系等;在每个水果上贴一张动物或人物卡片,幼儿在树上扣上一个水果,并讲述图上的内容;根据树上物体的数量系上相同数量的水果,学习按数系物。
目的: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提高认知能力
1、我喜欢的东西
方法:把几张孩子喜欢的图片塞入活页夹,可以让孩子从报纸或杂志上选取图画。你们可以一起看这本活页夹,说出每一样物品的名称,孩子也可以自己坐着去翻阅这些图片。
目的:培养识字前能力,激发有创造力的游戏活动。
2、到处有声音
方法:坐在屋前的草坪或公园的长椅上,告诉孩子你们所听到的每一种声响-狗叫、汽车喇叭声、自行车铃声、鸟叫声等等。
目的:培养社交能力和声音意识,了解日常事务。
3、雨点落到我头上
方法: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可以用浴巾或手指轻轻地滴水到他头上,同时唱起一首跟“雨”有关的歌。
目的:提供一种独特的触觉和音乐经验,培养语言能力,促进社交能力。
4、父母的阅读时间
方法:把孩子抱在膝上,不是给他读儿童书,而是对他读你自己想读的东西-报纸、杂志、食谱、朋友来信等等。
目的:培养识字能力,促进社交能力。
三、培养喜爱音乐1、“沙、沙、沙”
方法:在一个有盖的罐头或容器中放1/3的豆子,然后做游戏或给孩子唱他喜欢听的歌曲。每唱一句歌词,就加唱“沙、沙、沙”,同时摇摇罐头。
目的:发展音乐意识和精细动作技能。
2、小虫歌
方法:让孩子坐在你的大脑中间,并用手指触摸他身体的某一部分,同时唱起下面的儿歌:有条小虫虫,爬上你的腿,爬上你的腿。有条小虫虫,爬上你的腿。要咬你肚皮(或脚趾或耳朵……)
目的:加强语言能力、音乐意识和自知意识。
四、提高动作能力1、保龄球
方法:用空的饮料瓶充当保龄球,同时要在锋利的瓶口上蒙上塑料盖子,告诉孩子如何用皮球去击倒这些瓶子。当他完成得比较好的时候,再把瓶子放得远一点。
目的:发展精细动作技能和大动作技能,展示因果关系。
2、爬楼梯
方法:帮助孩子上下楼梯。许多孩子上得去却下不来,花点时间教孩子怎样从楼梯上爬下来。这种活动需仔细监护。
目的:锻炼大动作技能,促进社交能力。
3、以指戳洞
方法:在一只面巾纸盒上挖3个稍大于手指的洞,盖好盒子,你把手指伸进洞中,然后鼓励孩子也这么做。
目的:培养精细动作技能和自我认识。
4、击球游戏
方法:把一只沙滩球用绳子吊在天花板上,吊的高度应是孩子能轻而易举碰到的。教孩子如何去击球。随着孩子的长大,能够熟练掌握后,可以把球升高。你需仔细监护游戏的完成,并妥善处理绳子。
目的:加强精细动作技能和大动作技能,展示因果关系。
5、按按钮
方法:给孩子一个老式计算器,最好是键钮很大的那种。让他看到按键钮后有何变化。鼓励他在玩买东西游戏中扮演收银员使用计算器。
目的:培养精细动作技能,激发孩子的想象性,讲授因果关系。
6.碰撞
方法:你和孩子各自捧一只小球或积木,让球或积木相撞。
目的:展示因果关系,发展精细动作技能,锻炼同时处理两个物体的协调能力。
五、提高语言能力1、你看到我所看到的东西了吗?
方法:和孩子玩一个经典游戏:“你看到我所看到的东西了吗?”(一个人说,我看到一个又红又大的东西,另外一个人猜:“救火车、球”等等。)让孩子选择一件物品,在你说出正确答案之前,故意说出一长串不正确的物品名称。
目的: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增加词汇量,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
2、保持沉默
方法:当你的孩子很兴奋地想告诉你点什么,但又一下子无法找到合适的词时,请你保持沉默,让他自己努力找到所需的词汇。等他说完后,重复他所说的,并向他作解释。
目的:提高语言能力,增强信心,促进社交能力,让他知道你正在听。
3、快和慢
方法:从一首儿歌开始,最好是一首押头的儿歌。先慢慢地重复唱,然后再加快速度。这样几次后,速度时而加快,时而放慢。
目的:培养语言能力和模仿能力。
4、空的和满的
方法:在地板上放两只空的篮子,在一只篮子中放一些玩具,告诉孩子空与满的区别。然后把玩具从一只篮子全部倒到另一只篮子内,再问孩子哪个空,哪个满。
目的:教孩子数数,介绍空与满的概念。
5、近和远
方法:背靠墙并排坐在地上,从两腿之间滚出一个球,让孩子也这么做。然后,问孩子哪个球滚得近,哪个球滚得远。
目的:发展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技能,介绍远与近的概念。
以上几种小游戏家长不妨加入到日常的干预训练中去,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13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