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就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被分配了特
“原生家庭”这个词语近年来多次登上年度热词排行榜,更多的人意识到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充满了被原生家庭影响的痕迹,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变化也常和童年时代家庭的影响脱不了干系。原生家庭就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被分配了特定的角色,按照这个家庭里的规则出演自己的角色,人们的成长轨迹中许多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成长为这样子的原因,而在英国儿童心理学家、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作家奥利弗·詹姆斯看来,我们如果可以探究家是怎么影响我们自己一生的,我们就可以避免将自己限制在家的外壳之中,让我们自己的命运不被锁定在家庭赋予的基因密码之中。我国民间俗语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其实也是在描述家族的基因赋予的特性,对于人类来说,情况就更为复杂一些。个人成长中,父母的后天影响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父母的抚育幼儿的方式,也是影响孩子们长大之后的表现的一个潜在因素。如果父母对子女充满了爱的教育,那么孩子长大后更大可能会成为阳光开朗、信心十足、容易感知幸福的外向乐观的人;如果父母对子女严苛冷漠,那么孩子更容易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情绪问题,进而怀疑人生,长大后也会是多疑苛求、自卑敏感并且不容易向外界求援的内向的人。电视剧《小欢喜》很多人都看了,里面的三个家庭、三个孩子,表现不同。在爱的家庭里长大的方一凡,外向开朗,和谁都愿意分享快乐;被单亲母亲的打着“爱”的旗号管理得一丝不苟的乔英子,不快乐到患上了抑郁症,差点儿跳河身亡;一直是被舅舅宠爱着长大的季杨杨面对忽然空降回到身边的父母,满是小心翼翼和抵触。这就是典型的原生家庭印记的影响下的孩子身上的具体表现。
01家庭中的教养方式在很多父母眼中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很多人以为所谓的教育就是自然而然的养育,没有什么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到了一定的年龄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成为父母。这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种看法显然过于肤浅。书中对有很大成就的人物做了研究,发现《大英百科全书》和《大美百科全书》上那些特别有成就的多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幼年丧父或丧母的经历,也就是在幼年时代忽然有这样的失去亲密的家人经历会让人失去安全感,而部分幼儿会产生自己怎么这么无能,不能成为幸存在世的母亲或父亲的依靠,不能承担起家庭的某一个缺失的支撑,这样的情绪在成长过程中,会令他们更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13730.html
上一篇文章: 最新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善于读心术孟下一篇文章: 父母需用心发现孩子的孤独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