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自闭症病因新发现慎重揭露关于

「新发现!肠道菌群或导致孤独症?」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近年来越来越火热,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可以拿过来和肠道菌群的分布情况做一下研究。人们开始把腹泻和没有腹泻的孩子的菌群比较一下,把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肠道菌群比较一下等等。近期,又有报道称肠道菌群可能与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有关系。当然,作者也很严谨,并没有下结论说肠道菌群就是孤独症的病因。肠道菌群的研究更多的侧重于胃肠道等消化疾病。也有很多研究发现,补充恰当的菌群(种类很多,各类研究涉及的菌群都不一样),对于儿童的腹泻、便秘、腹痛等消化道疾病,以及相关的过敏等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补充菌群后的效果如何,在众多研究中也不一致。之后,随着各类脑发育相关理论的发展。有人提出,肠-脑轴异常有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发展,进而导致各类发展障碍(如孤独症)。年的一篇综述提出免疫失调,胃肠道炎症,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肠道菌群改变和食物代谢产物可能导致脑神经炎症和功能障碍。年的一项综述表示,肠神经系统异常可能在孤独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作用。神经连接和免疫系统是一种可能允许来自肠道的疾病传播到大脑的途径。因此,有部分科学家就投入到了相关研究中来,也有了一些发现。今天为大家解析关于肠道菌群治疗的5大谣言。作者|吉宁整理编辑|嗨脑仁No.01有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谣言: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了孤独症辟谣↓我们目前无法断定,肠道菌群失调是疾病的原因,还是疾病的结果。比如,我们在比较感冒和不感冒的人,咳嗽的频率有什么不一样,显而易见,感冒的人咳嗽会更多,这就是“相关”,说明,感冒和咳嗽有关系。但是,我们不会说,是咳嗽导致了感冒。我们比较孤独症与非孤独症儿童的肠道菌群时,如果发现了不一样,我们也不会立即就说,是肠道菌群的差异,导致了孤独症。因为,也有可能是孤独症儿童饮食失调,导致了肠道菌群的不同。No.02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谣言:肠道菌群失调是一种疾病辟谣↓目前还没有关于肠道菌群失调的定义。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K,烟酸、泛酸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如天冬门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很遗憾,目前并没有关于“肠道菌群失调”的准确且公认的定义。根据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分类在肠道菌群中,可以培养到的细菌有余种。不同地域、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年龄阶段等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分布和数量,而且,有可能都是正常的。因此,我们很难去定义,什么样的菌群分布就是异常的、失调的。No.03如何看待琳琅满目的各类研究结果?谣言:结果提示我们要尽快使用肠道菌群治疗辟谣↓科学研究到一线应用是需要时间和长期论证的。就像我们现在需要发射航天器去火星一样,科学研究不一定能立刻反映到日常生活中来。很多肠道菌群的研究者也秉持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在不能得到因果关系之前,不会把菌群治疗放到正式的“治疗指南”中来。毕竟,治疗指南是我们所有医生开具治疗处方的依据。医学界最广为流传的关于循证医学的例子,就是“反应停”的事件。有些治疗方式,在没有经过四期临床试验严格的审查之前,就盲目使用,是有风险的。「什么是“反应停”事件?」上世纪60年代,欧美至少15个国家的医生都在使用“反应停”治疗妇女妊娠反应,很多人吃了药后的确就不吐了,恶心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于是它成了“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用语)。于是,“反应停”被大量生产、销售,仅在联邦德国就有近万人服用过“反应停”,“反应停”每月的销量达到了1吨的水平。在联邦德国的某些州,患者甚至不需要医生处方就能购买到“反应停”。但随即而来的是,许多出生的婴儿都是短肢畸形,形同海豹,被称为“海豹肢畸形”。年,这种症状终于被证实是孕妇服用“反应停”所导致的。于是,该药被禁用,然而,受其影响的婴儿已多达1.2万名。No.04如何规范伦理规范?谣言:既然有大专家正在做前沿临床试验,那么我们就能广泛使用了辟谣↓大专家反而会尊重伦理规范,和患者一定会签订知情同意书,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完成临床试验。可以跟家长们透露一个分辨真临床试验还是“挂着临床试验卖药的骗局”,就是正式的临床研究,一定会和你签订知情同意书,告知你所承担的风险和可能的收益,也有权利随时停止参与。然而,那些将“指南里没有”的药品、保健品,推荐给家长“尝试”使用,又不签订知情同意的,都是存在极大风险的。No.05我想试试可以吗?谣言:指南里没有的治疗方法,坚决不能用辟谣↓当你权衡了风险和收益后,可以参加的。我们也常常建议家长,如果孩子已经在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行为干预为主导的教育康复治疗了,那么在行为干预之余,尝试一些新的治疗方式,并非不可以。如果,轻易相信“偏方”、“神奇疗效”、“痊愈”的治疗方式,而放弃正规的行为干预,则是绝对不可取的。今日话题市面上宣称“可治愈孤独症”的疗法颇多,你听过哪些?有什么疑问吗?可以留言告诉我们。或者,你亲身经历过哪些不靠谱的疗法,不如说出来让同行的星宝家长们避避坑~评论区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14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