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
他们,不善于社交,缺乏对环境的回应,下课也喜欢一个人玩;他们,情绪容易失控,别人只是开玩笑,他的情绪却一点就着;他们,写作业时经常发呆,沉浸状态时常发生;他们,有的很聪明,但只喜欢学一门学科;
他们,有的十分刻板……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孩子,他们生理上基本没有病理特征,智商也相对正常,但有时候会行为刻板、兴趣狭隘、不顾周围人感受、容易被孤立……甚至有时被周围人当成“怪人”……
其实,这些都是误解!
因为他们可能患有同一类疾病---阿斯伯格综合征!
再谈阿斯伯格综合征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儿童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困难、狭隘的特殊兴趣为主要特点,可伴有语言沟通障碍、动作笨拙,一般具有正常的语言发展和认知功能,可并发各种行为和(或)情绪问题。
最早开始发现这样一类孩子,看起来像自闭症但又不完全相同,我们可以理解成轻度自闭。这类孩子往往语言表达能力正常,但伴随社交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行为刻板等问题。于是,后来医学界就把这一类孩子的症状,用阿斯伯格医生的名字命名为阿斯伯格综合征,简称“阿斯”。
阿斯伯格特征一般在儿童两三岁时就会显现,有的孩子症状出现较晚。早期的诊断和密集的专业干预能够极大改变阿斯伯格的特征。比如有些沉默孤单的孩子可以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能够拥有更复杂的语言。有些不愿与人接触的孩子可以主动地参加社交活动。有些具有迟缓表现的孩子能够变得和正常孩子一样。
Aspergersyndrome阿斯孩子的十大特点:社会性缺陷,以自我为中心,深入交友能力弱
兴趣范围狭窄,喜欢刻板地重复
以自己话题为主,强迫他人接受自己兴趣。
语言特点。语言发育迟缓或陈述性、学究式的语言
非语言交流特点。不太会用手势语言,面部表情非常有限
运动系统。脑神经发育比较差,身体运动不协调
适应新环境困难,喜欢熟悉、安全的环境
学习方面存在书写困难或者过于执着于秩序感。
注意力方面的障碍。保持注意力有困难或者注意力转移困难
听从指令困难。改变孩子的计划会让他感觉到情绪难以控制
很多人会担心,如果告诉情商本就不高的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他能不能接受。其实对于大多数成年的阿斯患者,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早已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一次诊断有时会让他们如释重负,“原来我不是怪人啊!”放下负担。这也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阿斯合并抽动怎么办?
前段时间,有家长反馈说,自己孩子确诊阿斯,但后来又出现一些抽动症状,这属于正常现象吗?
阿斯孩子在进入某个阶段合并抽动的情况,也很常见。这跟孩子的神经发育情况有一定关联,包括孩子本身的表达能力、人际互动带来的压力、负面情绪不能很好被疏导等种种原因,导致阿斯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抽动。
其实,阿斯的孩子本身情绪的灵活性差,是需要做大量的训练或者不断进行调整,才能稍微提高一些,如果期待孩子非常灵活地去应对各种场景,这个过程是比较艰难的。有的孩子经过训练,可能提高的相对快一些;但也有一部分孩子,相对慢一些,比如说小学低年级孩子面对的题目相对简单,那么我们给他一定训练,就可能让孩子更适应小学低年级的阶段,让孩子不会出现大的爆发,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级,甚至到了初中阶段,孩子又要面对不同的、复杂的压力,那么就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训练与疏导,包括情绪疏导、灵活性训练等等,这个难度会更大一些。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心态也会随着大环境变化不断受到冲击。父母的焦虑等情绪也在潜移默化间影响孩子,如果再遇上神经系统相对敏感的孩子,更容易并发抽动。
这里所说的训练,并不是专项重复的训练,如打篮球、跑步等,而是针对社会化行为的一些训练。比如说在慧心源,我们在给孩子进行课程训练的时候,会设定一些比较自然的场景,这些场景是非常接近生活的,那么在这种场景下,孩子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会多一些,老师会根据孩子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和调整,然后再引导孩子把课堂上学到的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是一种情境式训练,而不是刻板、重复性的训练。
同时,也需要家长和老师双方的配合。特别是孩子出现抽动症状,亦是向外界发出的一个信号,一定不要太着急,而是需要放缓一些,无论是学业上的压力、行为矫正方面还是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课堂纪律等方面,都要稍微放缓一些。阿斯孩子相关训练,可能在某一阶段进行的比较顺利,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孩子几乎到了一个平台期,再进行高压的训练以及外界的压力双重压迫,孩子内心可能就会比较紧张,放缓,其实就是针对这种情况产生的举措。
阿斯孩子的未来在哪里?被诊断为阿斯或者谱系高功能孩子的家长,肯定会特别担心孩子的未来会怎么样?能不能独立去生活,养活自己?
这个是要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来定。一般来说,如果孩子学习能力还不错的话,只要我们让孩子的情绪、心态、交往互动等,基本上可以跟上(不一定是达到或者超过平均水平),未来孩子在社会上生存其实是没问题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阿斯孩子到了青春期前后,孩子很多问题波动会比较大,比如沉浸的问题,再加上情绪不好的话,会造成抑郁、狂躁,甚至会有幻觉出现,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如果孩子诊断为阿斯的话,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孩子的问题达到心理和精神疾病的临界线。
一般来说,可能孩子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有的家长觉得时间还够,可能会学习一些方法,在家里训练孩子,但是等到五六年级,或者中学的时候,孩子的问题就相对复杂一些,家长可能就控制不住了,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精神方面症状的表现,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事情,所以,如果孩子在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就诊断为阿斯,那么孩子情商能力的提高,是未来孩子是否处于健康水平成长一个关键。
对于高智商的阿斯孩子,家长除了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1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