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育是将年龄在3~6周岁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相对大的环境里共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班杜拉以儿童的外部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儿童的社会学习做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榜样行为所得到的不同结果只是影响了儿童的模仿表现,而对学习结果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在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下,儿童同样也习得了这种行为反应,只不过没有同样表现出来罢了。因此,实施混龄教育可以为自闭症儿童树立模仿的榜样,对于改善其自闭症状有很大的帮助。
另一方面,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中作用重大,主要表现为: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为儿童提供感知和 布朗芬布伦纳从“真实自然的环境是影响幼儿青少年发展的主要源泉”这一基本观点出发,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幼儿发展的环境。他认为异龄幼儿之间能够形成一个非常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每个不同年龄的幼儿都能在其间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的空间。在幼儿异龄交往情景中,幼儿的个体差异性远远大于同龄编班模式。当这种丰富的个体以及组合差异性作用于环境时,也就赋予环境更丰富的教育内涵。由此可见,将不同年龄、能力的儿童编在同一班级中,重视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视学习为儿童社会性、心理和身体健康发展的混龄教育,对促进个体发展有很大作用。具体来说,在社会性方面,混龄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发展幼儿的亲社会性,使其学会与人相处;在认知方面,混龄教育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其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在情感方面,混龄教育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情感体验的机会,促进其情感交流能力的发展,扩大其情感体验和交流的范围。
(文献来源:黄茜,混龄教育对轻度自闭症儿童行为的改善,学前教育研究,年第4期)
白殿疯用醋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5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