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
陈素琴,女,年生,现为宜兴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教育组长。从教19年来,所涉及领域有听障、智障和自闭症教育,所带孩子从3岁到20多岁,所任教学段涵盖学前、小学和初中,所担任学科包括语文、数学、手工、生活适应、康复训练等,先后被评为宜兴市优秀班主任、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她每天面对的,是一群不一样的孩子。这些孩子有的看不见,有的听不见,有的有多种生理障碍,他们生活在常人难以想象的世界里。但这些孩子又是幸运的,他们有她这样一位天使,用超乎寻常的爱心、信心、耐心坚守着特教这份特殊的工作,守护着这些特殊孩子的成长,她就是宜兴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陈素琴。她的付出和坚守也得到了孩子们的回报,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陈妈妈”。
“今天,我和同学到操场打篮球,我很高兴。”“陈老师,我会写一整句话了!”这些句子对普通孩子而言算不上什么,但是对培智班的学生刘斌来说,就是最为自豪的表达。如今,刘斌这个从前学习成绩极差的学生,已经能写出多字的作文了。“或许这对于一个正常孩子而言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于这些残障孩子来说,可能要学一两个月,甚至一两年。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学会放慢脚步,不断重复,直到孩子们真正学会。”陈素琴说。
在教授残障学生的过程中,陈素琴发现,先天或后天的生理缺陷让他们在自我接纳、生活适应、认知行为以及情绪调节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扰,内心比较自卑,对生活和学习缺乏自信。“如何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以一种积极向上的自信心态面对生活?”在陈素琴看来,这是最亟需解决的问题。于是,她找了一些聋哑人的励志故事,努力激发残障学生的渴望与追求,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生活、学习的信心。
在她接手的7届初中毕业班里,14个学生中原本只有2个学生想读高中,半个学期后,人数上升至8人。到了第二学期,班里已经有11个人想读高中了。一分耕耘,一份收获,7年夏天,这11位同学都考上了高一级学校,其中的2位学生考上了南京聋人普通高中,实现了学校办学历史上“零的突破”。不仅如此,这一届学生中有5名学生几年后又考上了大学本科,其中学生谢超进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油画系,后来成为了无锡市画家协会会员。
残障孩子语言上的障碍、内心里的敏感、不稳定的情绪,使得特教教师在大部分教学时间里都重复同样的教学内容,有时还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工作辛苦是难免的,但是同时也是甜蜜的。”回忆起与班上孩子们相处中的点点滴滴,陈素琴的嘴角扬起了幸福的微笑,长期的朝夕相处,让她成为了孩子们的“陈妈妈”,“有时,他们看见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喊‘妈妈!妈妈!’”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笑容,总是让她在辛劳之余感到莫大的幸福。
在特教的三尺讲台上,陈素琴一站就是19年。她的爱心和耐心如春风化雨,点亮了这些特殊孩子的“心灯”,为残障孩子们筑起了属于他们的成长天地。
(作者:潘玉英李旭)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jssjytxwb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找哪家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