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非典型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非典型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别称
待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中医病名
非典型孤独症
英文名称
AtypicalAutism
多发群体
0-6儿童;多见于男孩
常见病因
遗传因素是主要病因
常见症状
社会社交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隘
概述1概述
2病因
3临床表现
4检查和检查
5鉴别诊断
非典型孤独症—AypicalAutism
待分类的广泛性发展障碍,又称非典型孤独症。
是一种弥漫性发育障碍,仅在3岁后才出现,并缺少诊断孤独症所需的精神病理学3方面异常(即社会交往异常;沟通异常;局限、刻板,或重复行为)中的1个或2个,但在其他方面有特征性异常。与童年孤独症不同之处在于起病年龄较迟,或不能满足孤独症全部诊断标准。非典型孤独症最常见于严重发育迟滞和严重特定的感受性言语发育障碍患儿。[1]
病因儿童孤独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具有生物学基础的心理发育性障碍,是带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
遗传因素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病因。
环境因素,特别是在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期接触的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发病可能性增加。
临床表现
起病年龄: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其中约2/3的患儿出生后逐渐起病,约1/3的患儿经历了1~2年正常发育后退行性起病。
临床表现:3个核心症状: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检查和检查询问病史
精神检查
体格检查
心理评估
其他辅助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辑
非典型孤独症:发病年龄超过3岁或不同时具备临床表现中的3个核心症状,只具备其中2个或1个核心症状时诊断为非典型孤独症。非典型孤独症可见于极重度智能低下的患儿、智商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儿,也可见于儿童孤独症患儿到学龄期时部分症状改善或消失,不再完全符合儿童孤独症诊断者。
咨询电话
哈尔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图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6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