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日,全球有30多个国家超过栋地标性建筑为“世界自闭症日”点亮蓝灯。全国自闭症患者已超千万,因此这些孩子的父母也是走访各地,使用各种方法,为了让孩子早日康复。到底什么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刻板、重复、单一不变,这是自闭症儿童异常行为的特征,也是他们与正常儿童的主要区别。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
下面我们分享医院心理科医师关于是如何阐述的?
全国自闭症患病人数逐年增加
▼
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郭海燕解释:“自闭症起病于3岁之前,3岁以后表现明显,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国患病人数超过万,2至5岁是高发年龄段,3岁以上即可确诊,男孩比女孩发病率高。”
据了解,医院心理门诊每个月都有近百名自闭症、不典型自闭症、自闭症倾向患儿前来就医。专家提示,目前我国自闭症患病率和世界其他国家相似,约为1%。
“虽然自闭症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和某些基因存在缺陷有关。”郭海燕说。
切勿盲目采用所谓的“高科技”治疗方法
▼
自闭症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对此,患儿家长要有清楚的认识,少走弯路。
目前对自闭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BNP生物科技治疗、EFG脑神经递质检测、干细胞移植疗法、神经营养疗法、免疫球蛋白疗法、高压氧舱疗法等。
“这些疗法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使用需慎重。例如干细胞移植疗法一次至少要花费五六万元,医院用来治疗自闭症,最后由于缺乏临床数据支持以及违背医学伦理而被叫停。”郭海燕说。
药物只对个别症状有效,比如暴躁性行为、多动注意力缺陷、情绪问题等,年龄大于6岁或更大才能应用。
治疗自闭症并没有捷径可以走
▼
郭海燕说,治疗自闭症并没有捷径可以走,有效的干预训练、家庭训练,都基于家长对自闭症的准确认识,认识的偏差可能直接葬送孩子未来。例如许多家长认为,自闭症就是不会说话,会说话就好了,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
对待自闭症,必须有科学的态度,有恒心和足够的耐心。“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自闭症的预后,自闭症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但无论年龄多大,只要科学地干预都会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ABA应用行为分析疗法
▼
郭海燕介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建立了许多自闭症特殊教育和训练课程体系,目前已经得到证实的ABA应用行为分析疗法(也被称为行为训练法,是一种常被用来对有发育障碍的儿童进行早期行为干预与训练的操作性方法体系)是最为有效的。“通过长期科学地干预,患儿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部分患儿可显著改善,进而具备成年后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干预训练可能是终生的,“自闭症的干预训练是长期的,甚至是持续终生的,所以家长是重要的教导者,必须有为了孩子再学一门‘专业课’的决心。”郭海燕说。
同时建议家长可以参加ABA专业知识培训
▼
郭海燕建议,家长可以参加ABA培训班学习,也可以在专业的教师、治疗师的指导下学习。
家长训练中要重视孩子的服从性,训练初期要注意减少孩子的问题行为,不要急于教语言和认知课程;训练要高度个体化,每个儿童都从他现有的能力开始训练;孩子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像造金字塔一样从基础开始小心翼翼慎重地积累技能,不要期待孩子的飞跃,不能拔苗助长。生活中必要的技能全部都要教,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
“时下,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只要有信心、有毅力,一定会有更多自闭症患儿拥有正常人一样的健康人生。”郭海燕说。
本文文字整理分享来源于人民网
国际RBT中心认证?康复?资讯?课堂
服务大家┃专注于自闭症的一切
点击“阅读原文”,年第十个“世界自闭症日”中外专家暖心公益讲座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7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