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兴新业曾都以回归工程助推经济发展

筑巢引凤兴新业——曾都以回归工程助推经济发展纪事

园外寒风瑟瑟,园内如火如荼。连日来,曾都开发区澳门国际工业园内,大型运输车来往穿梭,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数十名工程师在紧张调试,一条条生产线整装待发……首家入户企业方正能源公司正抓紧安装装备,这个总投资2.4亿元的锂离子电池项目,明年1月便可投产。这是曾都区“回归老板”落户的又一大型项目。如今,在曾都区城乡,一大批回归企业建起一栋栋现代化的厂房,企业产销两旺,红红火火。选好地筑良巢利用乡情、亲情、友谊招商,大力实行回白癜风能治好吗归工程,是曾都区实现“一主三化”目标,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曾都区终年在外务工人员达30余万,这些人员中,一部分人成为身价百万千万的老板。在外成功人士无疑成为招商引资富矿。要想引凤回,必先筑好巢。区委区政府决定,选最好的地段,建最好的设施,让回归老板安家落户。近年来,该区投资15亿元完善开发区和10个镇办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为回乡创业者打造兴业平台;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开辟绿色通道。区领导带头落实包保制,全程跟踪服务项目。一系列措施,激起了众多“游子”回报故乡的热忱。曾都籍老板袁红专在唐县镇租赁厂房创办牛仔布厂,优越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资源优势让企业迅速发展。他又买断1破产的麻纺厂创办纺纱厂,企业生产红火。他经营的集纺纱、织布、衣饰于一体的成盛纺织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迅速成长为重点企业。下气力引金凤曾都区把回归工程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加强与在外成功人士的联系,通过在深圳、香港、温州、武汉等地举行招商活动,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创业,构成了“乡情回归、信息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人材回厂”的局面。深圳高科电子公司董事长董仕全是曾都区洛阳人,他在深圳创办企业红红火火。区委书记谭志勇、区长杨增能等屡次南下约请他回乡创业。董仕全回到曾都投资,前后开发了汉东星都、滨湖湾等几个地产项目。2007年初,他又投资1.8亿元兴修澳门国际工业园。泰晶公司老总喻信东当初也在深圳办厂,面对其他地方的约请,喻信东选择了故乡。回到故乡后,在区政府的帮助下,他开始在南郊租厂办企业。所租厂房电力设施陈腐,影响生产,区政府及时调和服务,电力问题迎刃而解。喻信东又投资5000万元,在曾都开发区征地100亩建设泰晶电子工业园。工业园建成投产后,遇到“用工荒”,区劳动部门展开专场招工活动,为企业减缓了用工不足的问题。目前,公司年创产值8000万元,3个项目取得国家重点项目支持,企业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装备弥补了国内空白。“泰晶形势很好,这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我要将厂办得更白癜风能不能彻底治好好!”喻信东坚定了在故乡创业的信心。众凤栖兴曾都在回归企业的带动下,曾都涌动在外成功人士回家创业潮,回归工程产生连锁效应。如今,曾都区回归企业遍地开花。终年在马来西亚经营的曾都籍人士杨荣在万店镇塔儿湾创办荣盛隆食品公司,主营菜豌豆、食用菌等农产品收购加工,公司年创产值3000万元。看好香菇出口贸易,该公司又斥资在殷店、万和等地建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淮河籍老板王守成领办弘泰矿业公司,解决200多人就业;安居籍老板汪艾军创办东萌阻燃公司,目前厂房正在抓紧建设……目前,“回归经济”已成为曾都经济新的亮点。近年来,前后有澳门国际工业园、泰晶电子、东萌阻燃、宏宇专汽、成盛纺织、荣盛隆食品、天马矿业等百余家回归企业落户曾都开发区和各镇办工业园,总投资达30多亿元,占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以上,回归企业年实现产值50多亿元、增加值15亿元。这些回归项目在曾都生根开花结果,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本报唐天才通讯员李鸿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8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