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因其抗癌、抗衰老等功效被冠以“神药”之名。近日,发表于Nature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又揭示了二甲双胍的另一个新疗效——改善自闭症症状。研究人员发现,二甲双胍可改善社交能力,减少成年小鼠脆性X综合征的症状行为。研究人员表示,如果临床试验也能获得成功,那么二甲双胍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成为脆性X综合症的治疗方案。
脆性X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智力低下疾病,由X染色体上一个名为FMR1的基因的遗传缺陷引起。该病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主要的单基因因素。FMR1缺陷引起FMRP蛋白表达减少,使神经细胞之间连接破坏,最终导致行为异常。脆性X综合征男性发病率约为1/,女性约为1/。患儿会出现发育迟缓并损伤语言功能,同时还伴随社交障碍,通常还会被诊断为自闭症,焦虑以及癫痫。
来自爱丁堡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团队研究了二甲双胍对FMR1基因缺失小鼠的影响。这些小鼠通常具有与脆性X综合征一致的症状——重复刻板行为,不与其他小鼠社交等等。
研究人员发现,小鼠用二甲双胍治疗十天后,大脑中的蛋白质产生恢复到常规水平,大脑连接被修复,并表现出正常的行为模式。
这种治疗方法也减少了癫痫发作的发生,约10%至20%的脆性X综合征会发生癫痫。
爱丁堡大学帕特里克野生动物中心校长ChristosGkogkas博士说:“二甲双胍已经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30多年,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有很好的记录,我们的研究表明该药可能是脆性X综合征的新型治疗方法,接下来计划研究二甲双胍是否对其他类型的自闭症也存在疗效。”
麦吉尔大学生物化学系JamesMcGill教授NahumSonenberg博士评论说:“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令人兴奋的研究工作,因为它对治疗无法治愈的恶性遗传病带来了巨大希望。”
帕特里克野生自闭症研究综合症,易感综合症和智力障碍研究中心联合主任AndrewStanfield博士说:“这些发现特别重要,因为二甲双胍是其他疾病常用的药物,所以我们对其安全性已经有了充分了解。如果在脆性X综合症患者中进行临床试验成功,那么可能比使用全新药物快得多。”
新闻延伸关于二甲双胍的5项新发现
许多医生对二甲双胍一点都不陌生,但是这个“半老神药”的研究进展可是“朝气蓬勃”,一不留神你可能就不知道它有哪些新作用了!
二甲双胍自问世以来,已被使用了60年,而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几乎没有哪种降糖药敢轻易挑战它的地位。但就是这个“年过半百”的老药,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价值——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能还有抗衰老,抗癌等作用。此次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上,也发表了多项二甲双胍的最新临床研究,小编精心挑选了五项研究,供大家参考。
二甲双胍与DPP-4/SGLT-2抑制剂强强联合,益处多多
虽然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首选治疗药物,但也有不宜使用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此时该与何类药物联用效果更好呢?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及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与二甲双胍联用能改善血糖控制,降低血压和体重,且不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这项meta分析比较了对于单用二甲双胍效果不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的三药联合治疗,与其他五种两药联合治疗方式(二甲双胍分别联合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GLP-1R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TZD),或磺酰脲类(SU)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发现:三药联合与两药联合方案相比,能够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并且有更显著的降体重效果;二甲双胍联用DPP-4I/SGLT-2I比联用SU,能显著降低收缩压。在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上,三药联合导致低血糖的几率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的作用
有两项研究涉及1型糖尿病:
1,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并不能降低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但能维持1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BMI)。
该研究共纳入名18岁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N=90)和单用胰岛素组(N=),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与胰岛素组相比,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高脂血症发生率更高,而且有较高的BMI指数。经过1年的随访后发现: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改善,无显著差异;联用二甲双胍的患者BMI无明显改变,而胰岛素组的患者的BMI却有明显增加。
2,对于超重型1型糖尿病的青少年患者,二甲双胍能改善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清除率。
该研究共纳入7家儿童糖尿病中心的37位超重青少年,平均年龄15.7岁,平均病程7.0年,平均HbA1c为8.8%,平均BMI百分位数为P97,平均总胰岛素剂量1.1U/kg/d),这些青少年在基线时间和第13周进行了2小时的80mU/m2/min的“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和骨密度扫描。13周后,在二甲双胍组中观察到葡萄糖输注率的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高→葡萄糖清除率高→要使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应的葡萄糖灌注率就会高),由此说明胰岛素敏感度增加。
二甲双胍不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风险
乳酸酸中毒被认为是二甲双胍罕见却非常危险的副作用之一,然而没有研究数据显示乳酸酸中毒的发生风险究竟有多大?与服用二甲双胍真的有关系吗?
一项最新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医院一年中入院的名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入院前90天内服用二甲双胍被定义为二甲双胍组,否则为对照组。结果发现,这些患者中共有位患者是因乳酸性酸中毒入院,其中服用二甲双胍组与对照组相比,因乳酸酸中毒入院人数的比值比为0.69。由此可知,服用二甲双胍不会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二甲双胍可降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
一项纵向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对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长期的保护作用。
研究纳入年龄50岁、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探讨二甲双胍的服用时长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没有服用过二甲双胍的研究对象相比,服用1年,2年,2至4年,和4年以上二甲双胍的对象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分别为增加7%,降低29%,降低41%,和降低84%。
由此可知,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的保护因素,但服用二甲双胍不足两年则不会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8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