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见到他爸爸就哭,好像很害怕。”“作为父亲一定要设法亲近孩子,一起游戏,给他送一些喜欢的东西,要温柔地爱他,慢慢的消除他的恐惧”……这是6月1日,医院会议室里,一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与德国专家维森蒂尼女士的一段对话。
儿童节里与外国专家零距离
6月1日下午,在医院四楼会议室里,虽然语言不通,但只要听到德国专家维森蒂尼女士的回答,前来咨询听课的家长们格外专注,他们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一旁的翻译用中文讲述之后,家长们便认真地记录着笔记,生怕漏掉什么。
“我家外孙4周岁,在家会突然发火,打人甚至打自己,请问怎么办?”一位前来听课孩子家人问道。“这是自闭症儿童共有的特征,不少孩子还会咬自己、撞墙。因为自闭症患者就好像生活在一个洞穴之中,他们对外界的感知与常人不同,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喜欢什么,反感什么,例如电视、狗叫、脚步声等等,都可能引起他的烦躁,他又无法解说,他就要发泄,就会出现一些暴力现象,伤人或伤自己。”维森蒂尼女士答道。
该如何解决呢?维森蒂尼女士说,首先是制止,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必须立即命令孩子停止;第二,要增加他的运动,让他接触外界,培养好的习惯,为他打开洞穴。第三,家中要尽量保持安静,减少对他的刺激。
“孩子喜欢喝水,不吃菜,光吃白米饭。”“无缘无故的把油、洗衣液、醋等液体的东西倒掉,把西瓜、番茄等水果用脚踩碎。”“对什么都没反应,喜欢咬被角、衣服。”……家长们将孩子遇到的问题通通抛出,维森蒂尼女士耐心的一一解答,尽力解开家长们的心结。
孩子们都喜欢这位外国奶奶
“医院搭了这样一个平台,使我们有机会向世界一流的专家直接请教,真是受益良多”。不少家长说,听了专家的讲解,对自闭症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教育康复自己的孩子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方法。
据医院副院长周劲松介绍,维森蒂尼女士已经70岁,来自德国,是德国SES专家组织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专家,是自闭症和发育障碍治疗领域的专业人才,在她的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掌握了心理疗法和职能治疗,以及自闭症儿童、青少年、成人的教育技能和知识。
“她非常敬业,对孩子们有爱心,做事热情,孩子们都喜欢这位外国奶奶。”让医院自闭症康复中心负责人金玲印象深刻的是,医院工作期间,每天都深入课堂一线,亲自聆听教师讲课,细心观察每个孩子的一举一动,从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指导制定解决问题的个性化方案。
孤独症儿童的情况各不相同,维森蒂尼女士与孤独症儿童及其家长亲密接触,一对一的指导了18个家庭,帮助分析孩子的具体情况,教导家长放松情绪与孩子和谐共处,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爱理解,对孩子要温柔的坚持。此外,医院自闭症康复中心的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指导教师了解、丰富、应用蒙特梭力教学理念:以儿童为主,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帮他们建立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填鸭式教育,主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探索,形成智慧。“以‘不教’达到‘教’的目的,这些,都使我院自闭症教育的老师感到受益多多。”金玲说。
每年10多位外国专家把脉盐城
医院自闭症康复中心是省、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服务定点机构,是盐城首家引进专业团队建立的自闭症康复中心,是集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于一体的专业机构。现有专职康复师和教师30余人。自中心开设以来,已为百余名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教育,使其在语言、社交、自理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医院呆了15天,对我院自闭症康复教育工作进行帮助指导,通过这次与德国SES专家组织的项目合作,使我们在教师师德、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周劲松说,“这要感谢盐城市外国专家局、和市残联的联系对接和周密安排。”
这次德国专家来医院义务坐诊,帮助自闭症孩子,仅仅是盐城市引进的外国专家项目之一。“自闭症项目为首个扶贫助残项目,示范成功后将在全国推广。”据盐城市外国专家局局长刘茜怡介绍,局里与德国SES专家组织建立了20多年的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都有10多位顶尖的外国专家来盐城义务“把脉”,帮助各行各业提高技能水平、增加技术含量、完善管理机制等等。
“今年以色列的医疗专家医院坐诊、德国听力障碍专家来盐城康复中心指导……这些都是相关单位或企业提出需求,我们再来对接外国组织,起到桥梁的作用。”刘茜怡已经列好了今年的工作安排,为此她要时刻保持与外国专家组织的联系,“因为有时差,邮件回复又必须要及时,在家里加班已是家常便饭。”(姜振军何保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ys/9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