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人间蒸发,她从得乳腺癌到得焦虑症,还带着有自闭症的孩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位杭州妈妈的真实经历。
她对抗病魔,积极生活,最终将这一切过程与大家分享。
newlife正文节选:1、体检得病
刚过不惑,婚姻关系已非常糟糕。我的前夫卷入了一件数额巨大的民间担保案件。刹那之间家庭支离破碎,前夫人间蒸发,我成了单身母亲,且是一名自闭症孩子的单身母亲。
年3月的单位体检后,医院的催促电话,左乳乳腺显示为BI-RADS4C级,需要进一步检查。联想到这几年发生的乱七八糟,以及自己为此到处奔波的生活艰辛,脑海闪过念头:该来的终于要来了。
2、乳腺癌手术
接诊我的是浙大一院乳腺专家刘小焦主任,她仔细看了下B超,又摸了下左乳,初步下了诊断:乳腺癌,需手术,全切。因为左乳多发结节,保乳手术可以切除目前恶性的肿瘤,但无法保证其他的结节恶变。
但在我的争取下,最后刘主任终于答应尽量争取保乳。
3、乳腺癌化疗+放疗
手术后,考虑到我的年龄、复发基因检查结果以及病理报告,医生建议我做4次化疗、25次放疗、5年的内分泌药。
化疗当天,同事过来陪我,前面我还神清气爽谈笑风生,等化疗的主要药物——一小瓶红药水从胳膊的PICC导管进入后,几秒后就感觉心跳快,头发晕,人无力,全身就像在腾云驾雾似的昏沉。化疗完毕,同事送我回家,等车子抵达我家楼下,一推开车门,哇的一下,都来不及走到垃圾桶边,就开始狂吐。晚上头疼欲裂,昏昏欲睡却无法入睡,四肢乏力,心脏跳的快从喉咙冒出来。
每次化疗后的恶心,头晕通常持续7-10天左右,随着时间推移,滴米不进进步为可以吃点稀饭,再逐渐恢复食欲,然后又面临再一次的化疗。
熬过艰难的化疗,进入放疗阶段。
首先医生通过CT进行放疗定位,然后在我的身上用记号笔画出需要照射部位,做出放疗计划,“复位”后就进行真正的放疗。由于身上的放疗标记极为重要,所以既不能淋浴、也不能运动以免冲淡标记,白天我窝在家里,宛如乌龟纹丝不动,晚上便出动,跑医院放疗。虽然放疗过程也经历了白细胞下降,照射区皮肤发红发黑等状况,但,无论如何,相比较化疗,这些状况简直就是毛毛雨的不值一提。
4、更年期综合症+焦虑症发作
化疗一结束,放疗开始我就服用法乐通内分泌药,内分泌药物服用后,明显变得不容易入睡,睡眠浅,醒的早,即使人非常犯困,合眼一会儿立马又醒过来。找了个中医咨询,她告诉我应该是内分泌治疗引起更年期综合征,开了一些安眠药以及中药进行调理。
但接下来的日子并没有变得好过,老爸被怀疑为肺癌晚期,我本来就不好的睡眠变得更加糟糕,经常莫名其妙的紧张和焦虑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非常低沉消极,一向乐观积极的我每天反复着这样的念头:婚姻失败,孩子自闭,自己乳腺癌,老爸生病,我完蛋了。
如此坚持了数日,我决计要去精神科就诊了。接诊的是浙大二院精神科专家陈一萍医生,原来我得了严重焦虑症,就这样我住进了精神科病房。
护士每天定时发药,监管我们病人吞咽下药后才离开。住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能出院了,前面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挣扎着起来,头非常晕,思维缓慢,人像轻功似的漂浮到单位,咨询医生,说是因为自身的焦虑和药物在对抗,等到药物作用盖过焦虑后,自然就会好。果然,漂浮了十来天后,脑袋逐渐清晰明朗,睡眠也逐渐规律有序,情绪也逐渐乐观愉悦。
得了乳腺癌后,经历了肉体折磨,又遭受了精神摧残,此时此刻,我一边回忆往事一边平静码字,现在我又能插诨打科开开玩笑,工作起来又觉得浑身是劲,揽镜自照又恢复了自恋自爱,不再焦虑不再惊恐不再惧怕:我,又复活了!
乳腺癌,常被称为“女性头号杀手”,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在女性发病、死亡前十的癌症中,乳腺癌仍是第一大癌症。
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医二院副院长黄建教授说,乳腺癌如果早期得到发现和治疗,临床治愈率远远高于其他癌症,关键是“早期”二字。
“如果一拖再拖,等到癌细胞转移了,那就麻烦了。”黄建教授谈起自己碰到的两名患者,同样是发现了乳房异常,一位患者非常警觉,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发现了早期乳腺癌,手术拆除“炸弹”,目前预后良好;而另一名患者却拖了两年,来看病时一侧乳房已经完全破溃,并发生了肺转移。
1
发现乳房肿块不要拖,有人“熬”成癌症晚期
说起拖了两年才来看病的赵女士,黄建教授连连摇头,直说“可惜”。“30多年来,头一次碰到这样的病人。”
黄建教授仍然记得第一次见到赵女士的情景。她脸色苍白,眼神涣散,整个人仿佛被乌云笼罩,一直喃喃念叨“治不好了”“不要治了”。
诊室里弥漫着难闻的味道,源头是赵女士的右侧乳房,像一株烂了的菜花,破溃、流脓,触目惊心。
检查结果显示,赵女士是晚期乳腺癌,并且发生了肺部转移,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只能靠药物治疗,延长生存期。
“如果早一点来,结果不该是这样。”黄建教授说,赵女士早在两年前就摸到了乳房上的肿块,医院检查,直到房间里满是恶臭,家人发现了异样,医院。
为什么明明发现了异常,却不愿意诊治?黄建教授告诉浙江在线记者,根据临床经验,有很多患者是出于侥幸心理,觉得不痛不痒的,不可能是癌,因此没放在心上。而赵女士则是因为和丈夫闹别扭,干脆“自暴自弃”。
黄建教授说,当女性总是处于焦虑、忧愁、暴怒等不良情绪状态,就容易使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为癌细胞“开路”,加剧病情进展。
因此,学会调节心态,合理地释放不良情绪,对女性健康非常重要。
2
孕期患乳腺癌几率逐年上升
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峰表示,一般人都认为怀孕会降低乳腺癌风险,但实际上怀孕后由于激素水平的上升,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比同龄女性明显要高。
“要特别注意,妊娠期乳腺癌的主要症状是无痛性肿块,若在孕期或哺乳期内发现持续存在的肿块,一定要去门诊检查,整个孕期的常规乳腺检查也非常必要。”
张峰医师强调,很多哺乳期的女性出现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常会被当作积乳或乳腺炎处理,拖延后导致病情恶化。所以,怀孕和哺乳期的女性一定要注重乳腺问题,尤其是对于既往有乳腺疾病或者有乳腺疾病家族史的女性,在怀孕前后都应该定期检查乳房。
3
成年女性每个月一次自检
40岁后每年至少去专科门诊检查一次
目前,乳腺癌的病因还不明确,部分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浙医二院肿瘤外科副主任陈益定教授曾做过统计,例乳腺癌患者中70余人存在基因突变,这意味着有约7%的患者跟遗传相关。
另外,一侧乳房得过乳腺癌的人,另一侧乳房的患癌风险会比正常人高2~3倍。年轻时胸部接受过放疗的人也是“高危人群”之一。
“有乳腺不典型增生和小叶原位癌这两种乳腺病变的人也要特别小心。”陈益定教授提到,这类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30%以上。
成年后女性要做好自检和筛查。40岁以下乳腺比较致密的女性建议每年做一次B超,而到了40岁后每年做一次钼靶,高危人群或做过隆胸手术的女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辅助磁共振检查。
此外,女性可以每个月在月经干净后1周左右自查乳房,看看是否有乳头内陷,按按是否有乳头溢液,摸摸是否有肿块,一旦医院检查。
看:面对镜子双手下垂,仔细观察乳房两边是否大小对称,有无不正常突起,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
摸:左手上提至头部后侧,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手指之指腹轻压乳房,感觉是否有硬块,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逐渐向外(约三四圈),至全部乳房检查完为止,用同样方法检查右边乳房。
卧:平躺下来,左肩下放一枕头,将右手弯曲至头下,重复“摸”的方法,检查两侧乳房。
拧:除了乳房,亦须检查腋下有无淋巴肿大,再以大拇指和食指压拧乳头,注意有无异常分泌物。
浙江在线健康网整合自钱江晚报、19楼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责编:陈雨笛
点击右下角“在看”,推荐给大家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zz/1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