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长怎样才能尽早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
2、什么地方可以诊断孤独症?
3、目前有哪些方法已被证实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有效?
4、为什么开始康复训练前要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评估?
5、家长怎样和孤独症儿童沟通?
6、家长如何处理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
7、带孤独症儿童参加聚会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8、孤独症儿童将来能自食其力吗?
9、孤独症儿童可以正常上学吗?
10、孩子有孤独症,家长应该怎样生活?
这10个问题,相信每一个家长都遇到过,也为如何解决抓破了头。
为推动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加强科普知识宣传,中国残联康复部发布《孤独症儿童康复科普知识手册》。
本文全文节选了手册的第二部分:家长必读。解答家长最想了解的10个问题。
1、家长怎么能及早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
综合国内外专家对家长的建议,总结了7个重要的早期征兆,它们分别是:
①孩子到了6个月大的时候:没有灿烂的笑容或者是高兴的表情;
②到了9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互动的声音、笑容或者是面部表情;
③12个月大的时候:对于别人叫自己的名字缺乏反应;
④12个月大的时候:无婴儿语;
⑤12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姿势上的互动,如:指东西、让别人看一个东西、伸手去拿东西或者是招手;
⑥16个月大的时候:没有语言;
⑦24个月大的时候:没有有意义的两字短语(模仿别人或者是重复别人说话的不算);
作为家长,需要知道的是这些只是告诉你孩子有可能患有孤独症,如果孩子符合了这些早期征兆的话,我们应该尽早带孩子去找专业的医生给孩子做一个评估,然后及早开始相关的康复训练。
但是也要注意,不是说有这个征兆,孩子就是孤独症了,这只是一个参考。
2、什么地方可以诊断孤独症?
一般来说,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医院的儿科可以诊断孤独症。
公认的权威诊断机构包括:医院、医院等。
3、什么干预方法最有效?
目前有哪些方法已被证实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有效?
根据美国国家孤独症中心年公布的研究报告,目前有十一种治疗方法是科学实验证明对孤独症孩子有效的,包括:前因包(AntecedentPackage)、行为包(BehavioralPackage)、幼儿综合行为治疗(ComprehensiveBehaviorTreatmentforYoungChildren)、联合注意干预(JointAttentionIntervention)、示范(Modeling)、自然教学(NaturalisticTeachingStrategies)、同伴训练(PeerTrainingPackage)、关键反应训练(PivotalResponseTreatment)、行事历(Schedules)、自我行为管理(Self-management)和以故事为基础的干预模式(Story-basedInterventionPackage)。
简单地说,这些都是在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BehaviorAnalysis,简称ABA)基础上所产生的康复教育方法。
一些国内家长比较熟知的方法,包括:图片交流方法(简称PECs)、孤独症儿童和沟通弱能儿童的治疗和教育(简称TEACCH)、地板时光(简称DIR)和感觉统合治疗等都不在这十一种方法里面,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在选择方法的时候,要分清主次。
4、为什么训练前要先进行评估?
因为每一个孤独症儿童的情况不同,进行评估可以让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更有针对性。
目前国内经常用到的评估方法有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简称PEP-3,国内应用的版本简称CPEP)、基本语言和学习技能评估(简称ABLLS-R)、语言行为评估课程(简称VB-MAPP)。
这些评估一般都可以由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然后由专业的行为分析师与孩子进行互动后,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估结果。
5、家长怎样和孤独症儿童沟通?
家长是孩子重要的沟通对象,也是孩子通向社会的重要介质,不能进行沟通是一件很困扰和容易让孩子发脾气的事情,从而导致一些不恰当行为的发生。
家长一方面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另一方面要教孩子学会沟通,如果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非常基本的沟通方法就能够有效减少这类行为的发生。具体策略有:
①学会观察孩子的行为,了解其需求和功能;②了解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物,并正确运用;③学习行为干预策略,不强迫孩子沟通;④学习某些专业的沟通技能,如:图片交流系统(Picturesexchange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zz/1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