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知道自己是自闭症吗?如果有一天他问你:“自闭症是什么”“为什么别人没有自闭症”,你怎么回答?
下面这段对话发生在年,是15岁的自闭症少年虎仔和妈妈詹丹之间一次非常有趣的“过招”,我们先一睹为快。
拿到最新的残疾证,虎仔率先向妈妈发问了
虎仔: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残疾证。(拿着证念了出来)我是残疾人?
詹丹:你有点奇怪是吗?你的手脚是好的,你能看得见,也能听得见,为什么是残疾人?
(虎仔看着詹丹。)
詹丹:你有一个障碍,不太懂怎么和别人交往。
虎仔:这是谁判断的?
詹丹:医生啊,这个障碍叫做自闭症。
(虎仔又惊讶了一下。)
虎仔:我也是自闭症孩子?(“也是”,这个词说明他平时听到过。)
詹丹:你有感觉到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吗?
虎仔:没有。医生怎么检查的?
詹丹:他通过一些量表和观察,自闭症会有一些症状。比如你很难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话,比如你不太会聊天,比如你会不太理解别人的行为,会用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回应,很容易让别人不开心甚至生气。
前两天你路上遇到的阿姨,她只是好意提醒你不戴狗嘴,如果咬到人会被罚款的。你却回答她,不关你的事,生气地跑开。你乘电梯时没有看好旺仔,吓到邻居,邻居也会讨厌你……被讨厌之后,就没有人喜欢和你在一起,所以影响到你与人的交往。障碍并没有太大关系,只要你能坚持学习,障碍也会变小。
虎仔:那以后,医生也能查得出?
詹丹:当然啊。你看,以前的老师是不是说你进步很大了?小学的校长还夸你现在很能说,因为你以前不会。
虎仔:你小时候有自闭症吗?
詹丹:没有,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个障碍。自闭症只是说明你在与人交往上有困难,在这方面你比大多数人弱。每个人都会有些不足的地方,只是你的不足程度深一些,就够上了残疾这个级别。但是没关系,妈妈会帮你,我们一起努力,你就会越来越好。你现在是不是比以前有进步呢?
虎仔:(开始发挥他的回忆)我以前在学校里骂老师,吐口水,现在不会了。有一次乘车借口说放包的座位有人,不让给老人坐,现在也不会了。我以前……我坚持学习也会更好的。
詹丹:是的啊。你愿意一起努力吗?
虎仔:愿意!
詹丹:这个证有些作用,比如有些景点你用它是可以免门票的。比如你明天乘公交时可以用它刷卡了,你可以免费乘车。
虎仔:我还是也带着手机,万一不行再刷E福州。
(虎仔起初微妙的表情没有了,詹丹狂跳的心,到这时候才渐渐平复。)
很难想象,一个自闭症孩子能够与妈妈进行这么多回合的,看起来很高深、逻辑性很强的对话,但它的确发生了。“自闭症”这个标签,怎么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接受同时又伤害最小,詹丹的智慧,让人赞叹。
詹丹,老家长了。“老”,不仅是说与自闭症抗争的日子长,还意味着经验的老道。你看她的日记,再看看她小太阳一般的儿子虎仔就明了了。
虎仔3岁确诊自闭症。自那时起,詹丹就陪着儿子进行漫长的干预训练,从幼儿园入园,到小学、初中,积累起了学习、干预、融合、陪读的丰富经验。年,詹丹通过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的学习,考取了BCaBA,她发挥所长,与志同道合的妈妈创办了喜阅公益组织,给更多孩子以庇护。对未来,她有焦虑,但不过分悲观。时间,在她这里,每一秒钟都是要有用处的,过好当下的每一刻,走好脚下的这一步,虎仔的未来就是水到渠成的。
谈普校教育借助普校环境,促进孩子集体能力
普校是孩子适应大集体环境,学习社会规则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学业倒是其次,主要希望通过普校的环境来提升他适应环境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规则。”詹丹说。
虎仔初入小学时,各种离开妈妈的问题就曝露出来:把考卷扔了、把同学的笔盒扫到地上、上体育课倒在地上,甚至是课堂里基本的听、看老师都不知道如何做。经过6年陪读,虎仔学会了如何看老师看黑板,如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zz/14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