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简介
钟毅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美国爱德华大学生物科学博士。曾任美国冷泉港实验室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卓凯生物创始人。综合利用果蝇和小鼠等模式生物的研究优势,钟毅教授长期探究学习、记忆和遗忘的生物学机制。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致力于推进人类记忆相关疾病病理机制的研究和潜在治疗药物的开发,另一方面致力于理解生物
阿尔兹海默病,被称为一场“最漫长的告别”。
这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会逐渐记忆模糊、不识熟人,出现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
WTO数据显示,年全球有超过万人患有失智症,预测到年将达到万人。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估计,全球有四分之三的失智症患者没有被诊断出来,在一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一比例可能高达90%。
过去20年,人们在阿尔兹海默病药物研发上一直面临失败。年至今,FDA目前获批的阿尔兹海默病治疗药物共6款,几乎全部为缓解药物。而唯一一款疾病修正类药物Aduhelm自上市以来一直争议不断。
因此,阿尔兹海默病也被誉为药物研发“修罗场”,诺华、强生、百健、礼来、辉瑞、罗氏、默沙东等一众巨头在此折戟。
尽管屡屡受挫,但仍有无数人在努力,希望可以避免这场告别,或者更体面一点。科学界和产业界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靶点上进行了诸多尝试,从减少Aβ沉积、Tau蛋白聚集,到改善神经炎症表现、减少微血管形成障碍、增强神经元功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机制百花齐放。
#01
诺贝尔奖得主提出记忆痕迹细胞理论
大约20年前,诺贝尔奖得主Tonegawa教授提出了记忆痕迹细胞理论,即记忆在大脑中的编码可存储于不同状态,正常学习产生的记忆存储于通过自然回忆可提取的潜伏态,而人工干预或病理状态下学习产生的记忆编码则可能存储于不可提取的静默态。彼时,卓凯生物创始人钟毅教授还在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神经生物学领导独立实验室的研究工作。钟毅教授在博士毕业时就破格受聘在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神经生物学系任教并领导独立的实验室,他在Tonegawa教授提出的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多种存储状态的生理学意义的存在和编码状态之间转换的机制,即负向情绪激活Rac1主动遗忘机制使正常记忆静默化而无法提取,正向情绪则抑制Rac1以使静默化的记忆变成潜伏态而重现记忆。这个发现为重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失去的记忆开拓了全新思路,也为后续卓凯生物的成立奠定了基础。#02
“抑制遗忘”机制的产业化探索
简单来说,记忆痕迹细胞理论认为记忆在大脑中的编码可存储于不同状态,即正常学习产生的记忆存储于通过自然回忆可提取的潜伏态,而人工干预或病理状态下(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学习产生的记忆编码则可能存储于不可提取的静默态。“大家都知道记忆损伤,但极少有人去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zz/14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