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研究父母教养效能感对自闭症儿童康复

《中国特殊教育》年第4期(总第期)ChineseJournalofSpecialEducation(Monthly)FourthIssue,(SerialNo.)父母教养效能感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影响*雷秀雅** 杨 振 刘 愫(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北京,)摘要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父母教养效能感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影响。研究选取了生活在北京地区的9-16岁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87组(儿童+父亲和母亲)为访谈、问卷调查和观察的研究对象。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效能感基本上可以划分为成熟型、一般型和放弃型等三种类型,父母的教养效能感与患儿的康复之间具有明显的关联;父母教养效能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母亲的教养效能感一般高于父亲;受教育程度对父母教养效能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结论,高父母教养效能感是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必要条件之一。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父母教养效能感 康复分类号 B.91 问题提出自闭症(autism)是一组终身性、固定性、具有异常行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以儿童自幼开始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临床特征。大量的医学研究表明,大约2/3的自闭症预后较差,且预后的好坏与病情、婴儿语言发育、智商高低、病因及训练教育状况等有关[1]。关于自闭症的病因,现行研究从遗传、孕期及围生期、神经生物与生理学、社会心理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探寻,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2]。虽然,自闭症的发病有生物学基础不是任何单一的社会因素引起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3][4],社会因素特别是家庭教养因素,对自闭症的康复有一定的影响。父母教养效能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在家庭教养领域内的延伸,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否成为成功的父母,从而促进子女积极发展的能力信念。可以分为学习与生活支持效能感、品德养成效能感、自我怀疑效能感。家庭作为儿童个体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至关重要。在所有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诸因素中,父母教养效能感的作用是最为核心[5][6]。但是,在众多关于自闭症康复的研究中,涉及到家长的教养效能感的研究是少而又少。本研究拟通过对自闭症儿童父母的教养效能感进行分析,探寻家庭因素在自闭症患儿康复中的具体作用。本研究重在对自闭症儿童家长的自我效能模式进行探索,试图明了父母的自我效能与患儿康复之间的关系,为患儿的康复提供有意义的帮助。2 研究方法2.1 父母教养效能感的评估本研究以《父母教养效能感量表(PSET)》为测评工具[7],测评同质性信度为α=0.。为了了解父母教养效能感的形成过程,本研究还对患儿家长采取半结构化访谈方式,通过家长对养育患儿的经历与目前的教养状况描述,概括出自闭症儿童家长教养效能感形成的共同点。2.2 患儿的康复状况评估自闭症患儿的康复状况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现有评估多以家长和治疗者对患儿在智力、社会功能及语言等方面的提升为评估对象。本研究为了减少在评估上的主观性,采取结构化(主要对自闭症的三大障碍: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想象性思维等三个方面的转变程度进行评价)的访谈方式,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进行了双重评估:一是把父母对患儿从确诊到目前康复状态的评价,作为康复效果评估的一个标准;二是把治疗者对患儿的康复状态评价,作为康复效果评估的另一标准。双重评估由父母与治疗者对患儿在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想象性思维等三个方面的进步进行等级评估(结果显示患儿在三方面的变化状况无显著差异,基本趋于一致,如沟通能力提升,其它两个方面也提升,反之亦然)。评估采取四级评分,1级:目前处***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年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特殊儿童教育与心理援助研究”(项目标号:DBA)的研究成果。雷秀雅,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E-mail:leixiuya

yahoo.   表5是87对父母自我效能的归属分布状况。表5显示,在成熟型的分布上,父母的差异不显著,而在一般型和放弃型上,两性的差异显著,特别是在放弃型上,父亲明显多于母亲。3.2 父母自我效能与自闭症儿童康复状况的相关分析为了了解父母自我效能与自闭症儿童康复状况的相关程度,本研究对学习与生活支持效能、品德养成效能、自我怀疑效能等三个维度与患儿的康复状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父母教养效能感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影响/雷秀雅 杨 振 刘 愫·35  ·表6 父母自我效能与自闭症儿童康复状况的相关r值患儿的康复状况学习与生活支持效能父亲(n=87).母亲(n=87).*品德养成效能父亲(n=87).**母亲(n=87).**自我怀疑效能父亲(n=87)-.**母亲(n=87)-.**   注:*p0.05,**p0.01,下同。由表6可以看出,父母教养效能感的三个维度和患儿的康复状况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并且父母教养效能感与患儿的康复之间的相关还存在性别差异。在学习与生活支持效能对患儿的康复影响上,父亲的学习与支持效能感和患儿的康复状况之间没有呈显著相关(r=0.,p0.05),而母亲的学习与支持效能感与患儿的康复则呈显著正相关(r=0.,p0.05),这一结果表明母亲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支持效能和患儿的康复有一定的关系。在品德养成效能与患儿的康复关系上,父母的品德养成效能均与患儿的康复呈显著正相关(r=0.,p0.01;r=0.,p0.01)。在父母自我怀疑效能与患儿康复的相关上,父母的自我怀疑效能均与患儿的康复呈明显的负相关(r=-0.,p0.01;r=-0.,p0.01),这表明家长对自我教养的怀疑和不自信不利于患儿的康复。为了进一步探讨父母自我效能感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影响,本研究在了解父母自我效能与自闭症儿童康复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相关的基础上,又以父母效能感中的学习与生活支持效能、品德养成效能、自我怀疑效能三个维度为自变量,以自闭症儿童康复状况为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表7 自闭症儿童康复状况与父母自我效能感的各维度之间的回归分析结果自闭症儿童的康复状况偏回归系数标准偏回归系数F值学习与生活支持效能0...*品德养成效能0...**自我怀疑效能-0.-0..**由表7可以看出,父母教养效能感的三个维度与患儿的康复状况之间回归效果显著,表明父母教养效能感对患儿的康复状况存在着一定影响。3.3 父母教养效能感的性别差异为了了解父母在教养效能感上的差异,以养育效能感的各个维度为变量进行ANOVA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表8 父母在教养效能感各因素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父亲(n=87)母亲(n=87)MSDMSDt学习与生活支持效能2...6..品德养成效能1....8-4.*自我怀疑效能3.....**结果显示,在学习和生活支持效能和品德养成效能上,母亲高于父亲,在自我怀疑效能上则低于父亲,这表明自闭症儿童母亲的教养效能感要高于父亲。3.4 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为了探讨受教育程度对患儿康复的影响,以患儿康复状况为因变量,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为自变量进行ANOVA分析。受教育程度按照本研究的标准被分为高(大学以上)、中(高中毕业)、低(初中毕业)三个等级,结果如表9所示。表9 父母学历在教养效能感各因素上的方差分析低(n=7)中(n=19)高(n=)MSDMSDMSDF学习与生活支持效能1.......**品德养成效能3.1......自我怀疑效能3.......**   结果表明,在学习与生活支持效能上教育程度越高,教养效能感亦高(F=4.,p0.01)。在自我怀疑效能上,受教育程度越高,此效能则越低((F=10.,p0.01))。由此可见,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与患儿的康复有一定的关联。4 讨论本研究通过对87组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和观察,取得一定成果。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对本研究成果进行分析。·36  ·《中国特殊教育》年第4期(总第期)4.1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与家长的教养效能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本研究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将自闭症儿童家长的教养效能感划分为3个类型:成熟型、一般型和放弃型。结果表明,成熟型的主要特征为,经历迷茫阶段和盲目乐观阶段或悲观失望阶段,但能够不断地端正教养理念,面对现实,积极地探索合理的教养孩子方法,进而形成比较成熟自信育儿态度。一般型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在经历迷茫阶段后,选择消极态度,基本上以养不教为特点。放弃型的主要表现为,在经过迷茫与无助后,逃避对孩子的养育(交给配偶或自己的父母,甚至遗弃)。研究结果还表明家长的父母教养效能感与患儿的康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高教养效能感的父母(成熟型),由于在教养患儿的过程中积极、理性与自信,使得患儿的康复效果提高;低教养效能感父母(一般型与放弃型),由于其教养自信的缺失,在教养中或只养不教,或完全放弃,使患儿的康复受阻。这表明,在自闭症儿童的援助中,对家长的支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因为家长良好的自我效能是患儿康复的重要条件。该结果与高飞等人[8]的研究结果一致。4.2 在教养效能感上父亲和母亲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养效能上自闭症儿童的父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首先,属于一般型的母亲数量明显高于父亲,相反,属于放弃型的却明显低于父亲。其次,在自我效能的三个维度上,学习和生活支持维度及品德养成效能维度上母亲的自我效能高于父亲,而自我怀疑效能却低于父亲。由此得出,在教养效能感上,母亲的教养效能感高于父亲。究其原因,本研究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家庭角色分工所致。众所周知,在经济上自闭症患儿父母的付出要明显高于一般家庭,加之父亲主外,母亲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这就决定了患儿的父亲在事业上要更有成就,来负担高额的家庭支出,这就导致了母亲比父亲更直接地承担着教养患儿的任务。责任的直接性迫使母亲不得不积极面对现实,努力探寻教养经验,因此,母亲的自我效能在艰苦的育儿过程中得以提高。二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观念中,育儿为母亲之责任这一观念虽然在今天有所改变,但仍然顽固地影响着父母的养育态度,使得母亲必须积极应对教养过程中的困难,这反而造就母亲较高的教养效能感。三是两性在坚韧性上的差距所致。自闭症儿童的养育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需要父母坚忍不拔。大量的研究表明[9][10],女性在坚韧性上要高于男性,女性较高的坚韧性可能会导致其在艰苦的自闭症教养过程中教养效能感得以不断提高。4.3 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父母教养效能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父母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教养效能感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长期从事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研究与心理治疗工作,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对自闭症这种终身疾病的认识及治疗途径的选择。自闭症儿童的心理治疗更多是家庭治疗,而良好的家庭治疗取决于父母对病情及治疗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因此,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我们在考察自闭症家长的教养效能感时不可忽视的因素。参考文献1 李树春,李晓捷.儿童康复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陶国泰,贾美香.让自闭症儿童走出孤独.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万勇.家庭训练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康复的重要作用现代.现代特殊教育,,(7):90- 熊絮茸.提升自闭症儿童动机的早期家庭干预策略与应用.中国家庭教育,,(2):67- RichardPH,TonyB.Behaviorproblemsofchil-drenwithautism,Parentalself-efficacy,andmen-talhealth.AmericanJournalonMentalRetarda-tion,,(3):- 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2- 于志涛.初中生父母教养效能感评估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硕士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高飞,杨静.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社会支持现状研究.教育导刊:幼儿教育,,(4):24- 王诚民.不同性别、不同运动水平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比较.体育学刊,,15(11):96- 林之锐,胡瑜.中小学教师健康坚韧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科学,,28(4):-(下转第46页)·46  ·《中国特殊教育》年第4期(总第期)ternativeapproaches,







































北京治白癜风的哪家医院最好
北京白斑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zz/2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