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自闭症的小孩

别人说是自闭症,当然来到我这里,我一如既往的给予否定了。

凭什么?

我感觉不是就不是吧。

因为第一次与他相处时,有过一瞬间与他两目相对,他能懂我心意,所以我感觉不是自闭。

我觉得,当这一刻能拉长放大、变常态之后,他就能常态化的与人交流了。

从在自我世界里几个小时才有一刻看看别人,转变为在人我之间,流动自然。

是很困难的,要完成这个转换的过程,需要大量这个社会很稀缺的资源:爱心和耐心。

这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一大挑战,挑战自己固化的心,促使自己觉醒:随缘就自在,就没有烦恼,自然相处就化解纠缠。

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自我意识发育迟缓,这也有好处,就是他受大人的禁锢很少,在什么场合都不怕,毫无顾忌,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是做自己事人的特质。

孩子妈妈说,他不听人使唤,我担心他以后不能适应环境。我说,但他能使唤人啊,起码他现在在家里活得比你要开心。他“眼里无人”,这样的特质长远来看也没什么不好的,一旦自我成长了,心智开明了,这在人群里是优秀品质。

爱摔东西是他受家庭氛围的影响,是种模仿大人的行为习惯。

这需要释放他愤怒的情绪,大人改变这样的行为习惯了,孩子也会改。

爱转圈圈也是他的自我调整,他的脊柱有些弯了,所以会有这样的自发调整动作。

更多的,或者说开始用心的与他互动,与他一起玩、拍打,他就会慢慢从自我的世界里走出,在人群里活得滋润。

孩子父母亲的调节也很重要,静心,清净、自在,也能促孩子变好。

有时孩子爱闹,是父母之间分裂状态的一种表现,当父母之间融洽相处了,孩子也自然不闹了。

这会让人有种感觉,孩子在用“闹”这种特殊的粘合剂,来拉扯处于分裂状态的父母来重新融合到一起。

细分开来,在这样调理的过程中,涉及到家庭、婚姻、亲子关系、自我成长、孩子发育等等方面的调节,拍打只是其中一部份内容。

家长是想来“治病”的,但却好像都找不到治病的影子。

今天是拍了第二次,小孩的焦燥变少了很多。

大概是半年前妈妈带这小孩第一次来访,小孩三四岁。

第一次来访时,他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走个不停,闹个停,频繁地摔东西,我陪着一起玩,其中只有一次是和他两目相对,心灵互通,时间大概有一两秒钟。

这一次过来,昨天来拍了一次,今天是拍第二次,今天和他两眼相对互通的次数增加到了10次以上。

紫歆说,昨天看到他的时候,感觉他跟我们这些陌生人在一起时,他看向周围,好像什么都没有,没有我们的存在,只有他自己和妈妈的世界,在看向我这边的时候,眼里像是没有看到我似的,跟他讲话他好像没听到似的。今天看向我的时候,感觉他眼睛溜溜的,好像有在用他的心来跟我们互动,跟他讲话,他有“听到”了。

孩子妈妈说,今天孩子的声音响亮很多,以前没有试过那么大声的。

这一次过来,也有教孩子妈妈站桩,妈妈说站了很好,身心松快多了,脸上也有了笑容。

赞赏

人赞赏









































小孩得白癜风怎么治疗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介绍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zz/2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