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自闭症生活自理如厕
自闭症孩子要融入社会生活,首先要做到生活自理,自己可以独立打理自己的衣食住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生活自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吃饭、穿衣、如厕、睡觉,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一天之中看似并不复杂的生活流程,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每个环节都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而儿童上厕所排尿、排便是生活自理的基础环节,特别是对于自闭症儿童,随着年龄渐长,如厕问题也越发显得重要。如若不然,孩子的活动空间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家长不敢带孩子远离家门,最多只能在附近活动,可以随时方便回家解决如厕问题。同时,如厕问题也会给自闭症儿童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心理层面,由于他们的认知学习方式本就与众不同,如果再感受到生活自理上的差距,就会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按正常儿童的发展,3岁左右大多都已可以独立排尿,4岁左右能够独立排便,6岁时已经可以明确知道要在厕所里大小便。所以对于自闭症儿童,我们也要求他们在6岁以前基本可以自己独立如厕,最晚不得超过8岁。因此,解决自闭症儿童如厕问题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对于如厕问题的改善措施,要考虑影响儿童如厕困难的各种因素,还要掌握系统的提升儿童如厕能力的方法,包括安排适当的如厕环境,妥善调试他们的生活习惯。
一、如厕的环节
1、感知及传达
(1)首先要能感知便意,儿童要对自己需要大便或者小便有感觉,多数自闭症儿童因为感统失调,对大小便的感觉不是很明显。
(2)会传达大小便讯号,在儿童感知到便意后要知道该怎么向他人传达自己如厕的需要。有语言的孩子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如“要大便”“要小便”“尿尿”等。无语言的孩子可以使用手势、图片或者肢体表达。比如停下正在做的活动,拉拉裤子指向厕所的方向,或者去拿上厕所的图片,也可以拉拉家长的手来传达自己上厕所的需要。
2、选择场所
会上厕所,会寻找厕所,等到进厕所后再排便。
3、便前便后的处理
进厕所如厕会自己脱下裤子,便后冲水,拉上裤子,洗手使用纸巾擦手走出厕所。
二、如厕问题的处理及训练
(一)问题一:尿频
孩子尿频的原因很多,可分为两大类,即生理性尿频和病理性尿频。造成生理性尿频的因素有如下四个方面:一是饮水或吃含水分的食物过多,天气寒冷等生活因素,二是由于自闭症孩子自身的感知觉异常而导致的感觉不到尿意。三是由于表达能力弱导致不能正确及时表达,四是为吸引家人注意而故意为之。病理性尿频则是由相关疾病引起,比如尿路感染。因此要想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来处理孩子的尿频问题,首先要找到引起孩子尿频的原因。例:阳阳,是一位7岁的男孩,自闭症重度患者,无语言,听觉敏感。认知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时,会有打头的行为。喜欢别人的北京治疗白癜风便宜的医院白癜风的初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zz/7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