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一个名叫“小朋友画廊”的H5瞬间刷爆盆友圈,这个H5是由WABC联合深圳市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在腾讯公益平台上发起的“用艺术点亮生命”互联网公益募捐项目做的一个线上创益筹款互动活动,也是为99公益日的预热互动之一。H5里面36幅画作分别来自于智力障碍、精神障碍、自闭症、脑瘫患者这群和正常人有一点点不同的特殊群体]
截止活动结束,共计捐款人次,捐款资金.79元,活动非常成功。
活动的火爆也引来了各方人士的质疑声,“既然做公益为什么要这么高调,像做SHOW”、“捐款去向”、“捐款并非给画作作者”等问题.
腾讯公益、WABC、深圳市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纷纷站台回应,强调不会参与“分成”,所有款项用于“用艺术点亮生命”这个项目,善款使用情况,腾讯公益平台会定期公示。
我捐款,做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我乐意,管你们怎么质疑,最后送你们一句:那又怎么样?
1元钱不多,还能帮到特殊群体,身边的同事、朋友不会想太多就一个字:捐!霸气!!!
是什么让这小小的1幅画引起你参与刷屏的大军?
爱心?炫耀?人情味?
打开活动页面,每一幅画,出自10-40岁之间的特殊群体”小朋友”之手。并用“用艺术点亮生命-小朋友的画廊”这一主题,背后播放相关乐曲,在这种场景,这种氛围之下,我想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食指轻轻的点击屏幕,带一副或者几幅画作回家。
出于爱心捐款也好,还是炫耀可以抢先晒盆友圈也罢。你正在用一种正确的方式打开自闭症患者和世界的接触
腾讯公益和WABC并没有操控大家必须要这样做。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公益,公益是自愿参与,不需要煽情和渲染,重点是人人自发参与,自发传播,力所能及的感染身边的人,让参与感与自豪感并存。
有人说我们做公益并不需要通过特殊渠道或者帮助特殊人群
对,公益在未被广泛传播或者某种程度上被过往的一些事情误解的情况下,公益还是需要大量传播
这次社交媒体的爆发式传播,也是基于“小朋友画廊”公益事件策划唤起了大家心中的爱,他们就更加容易产生心理从众,从而参与主动传播。
活动的参与者大部分都可以识别出参与的价值,我们的目的只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公益,了解自闭症群体而已,至于质疑中提到“捐款去向”、“捐款并非给画作作者”等问题已经不在重要。
公益路上,愿你带“小朋友”在你足够智慧认知世界里翱翔。
以下信息来自百度-公益
公益是公共利益事业的简称。这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通俗讲法。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公益”一词至迟在年已经在中国出现并被使用,且被写入清光绪三十四年(年)12月27日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中。
社会公益组织,一般是指那些非政府的、不把利润最大化当作首要目标,且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
早先的公益组织主要从事人道主义救援和贫民救济活动,很多公益组织起源于慈善机构。
以下信息来自维基百科词条-自闭症
自闭症是高度不同的神经发展障碍,首先出现在婴儿或儿童时期,一般沿着一个稳定的轨迹发展而没有缓解。患有自闭症的人可能在某些方面有严重的障碍,但在其他方面却是正常甚至优于普通人。明显的症状从六个月以后就逐渐开始了,在2或3岁时逐渐成型,并倾向于持续到成年(可能以更不为人所察觉的方式)。他并没有一个单一的显著的症状,而是很有特点的一组症状: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限制性的兴趣和重复性的行为。其他方面,例如非典型的饮食,也是通常,但并不是实质性的诊断要件。自闭症的单一症状在普通人群中也会发生,但并不紧密联系,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界限区分病理上的严重病情,或是普通的个性特点。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zz/8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