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石狗跻身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之列

雷州石狗跻身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之列

广东雷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志坚善于与“狗”打交道,日前喜获“广东省基层文化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百越聚居狗为图腾

陈坚打交道的“狗”不是常见的活蹦乱跳的狗,而是湛江市的民间文化珍宝―――雷州石狗。最近,因保护有方,雷州石狗已跻身29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之列,这是广东迄今唯一入选这1全国性保护工程的项目。

何谓石狗?陈志坚介绍,古雷州是百越族聚居之地,产生了以狗为图腾的民俗崇拜,继而出现了用大青石雕刻成狗形状的民俗信物,俗称石狗。

石狗图腾崇拜经历了从隋唐时期报喜灵物、至宋元明清时守护神灵和司仪宠物的演化。时至今日,雷州城乡仍随处可见石狗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它们被安置在村口、路边、巷口、门口、祠庙等地,寓意驱邪镇魔。据不完全统计,雷州现存的石狗约有2万尊。

图:雷州西湖公园的清朝大石狗(资料图片)

因狗而生大量民俗

雷州石狗的造型,千姿百态,形神各异,栩栩如生,有“南方的兵马俑”之誉,极具研究社会文明、历史沿革的价值。

陈志坚介绍,因石狗而产生的当地民俗有很多,比如,古时传说狗有灵性,见到姑娘就竖尾巴,人们忌其淫,凡结婚的新娘路经石狗,都给石狗涂抹上石灰粉,使其看不见新娘;又如,古代雷州蛮烟瘴地,人口希少,很多石狗的造型亦具有硕大的生殖器,显示雄者阳刚之气,成为人们寻求繁衍生息的崇拜灵物。

随着社会变迁,一些石狗本来所在的乡村已全村迁移,空留石狗居住荒草,面临损毁、灭失之忧。

为每只石狗办“户口”

前年开始,湛江市和雷州市辟出专门资金,用于搜集发掘石狗文化。专家们奔赴城乡,走家串户,清查石狗的散布、数量等资料,为每只石狗办“户口”。

对保护条件较好的石狗,他们与当地文化站和社区文物保护小组签订《书》,做好石狗的原生态保护;对散落于荒村野岭而又缺少保护的石狗,则一概搜集,迄今已搜集到约300尊,并建起了一座石狗陈列馆。不久前,为广东拿下了首个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项目。

陈志坚说,雷州将建一座建筑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面积1000平方米的石狗博物馆,该馆目前已处于筹建阶段。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zz/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