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孝昌8岁的双胞胎自闭症盲童兄弟活在
有眼睛看不见,有口不会说话,有耳朵不会听,孝昌县开发区余陈社区一组,有一对8岁的双胞胎盲童兄弟陈添顺和陈添畅,他们得了先天性视膜坏死,并同时得了自闭症,各自孤单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6月13日下午,随中国好人孝昌志愿者、孝昌县残联和该县第一人民医生一起,见到了这对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的小兄弟俩。其妈妈罗宝玲说,希望自己的这这两个苦命的儿子,能够得到康复训练,最少让他们学会生活自理。双胞胎儿子3岁多都能叫“妈妈”
36岁的罗宝玲是孝昌县开发区余陈社区一组人,其丈夫陈宏明比她大两岁,他们育有3个孩子,14岁的大女儿陈添雨是个正常的孩子,现在在读初中2年级,而8岁的双胞胎儿子陈添顺和陈添畅,如今不但双眼一等视力残疾,而且还同时得了自闭症。孩子的爷爷陈胜清和奶奶刘凤玲,如今都70多岁了,年老体弱,失去了劳动能力,一家7口人全靠陈宏明在当地的一家养殖企业当搬运工的微薄收入赡养。由于家里条件不好,陈添顺和陈添畅错过了0至7岁的最好康复期,如今两兄弟生活还不能自理,也没有学校愿意收他们入学。
罗宝玲说,儿子陈添顺和陈添畅是2008年6月7日出身的,由于这对双胞胎兄弟是早产儿,在医院的温箱里一直呆了半个多月。3个多月以后,罗宝玲发现陈添顺和陈添畅俩兄弟的眼睛,好像和别的孩子不一样,都不跟随东西转动,但是对声音有反应,当他们哭泣时,只要听到音乐声,都会安静下来。因而罗宝玲和丈夫陈宏明,前后带着陈添顺和陈添畅到北京、医院检查和医治。为了治好2个孩子的眼睛,他们找亲戚和朋友四周借钱,虽然花去了20多万元,但陈添顺和陈添畅终究被同时确诊为视膜坏死,根本就不可能治愈。
残暴的现实让罗宝玲的精神几近崩溃,她开始失眠,而且显得异常烦躁,由于家里贫困,医院医治,每天只能借助药物才能入眠。在陈添顺和陈添畅3岁时,奶奶刘凤玲见儿媳一个人照顾两个孙子的压力实在太大,就让儿媳带陈添顺,自己和爷爷一起带陈添畅。让一家人赶到欣慰的是,陈添顺和陈添畅的听力正常,都喜欢音乐,爷爷给两个孙子买回收音机,只要听到里面放音乐,两个小家伙都会随着节拍舞动。而且两个小家伙不但能开口喊“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还能从1、2、3、4顺利地数到15。送孩子去上学没有学校收
从孩子4岁到8岁的5年时间里,罗宝玲一直带着大儿子陈添顺,奶奶刘凤玲和爷爷陈胜清则带着小孙子陈添畅。但是陈添顺和陈添畅到5岁以后,就都不说话了,而且他们对大人的说话反应愈来愈迟钝。平时陈添顺和陈添畅都喜欢揉眼睛,烦躁的时候用小拳头击打自己的头部,而且两个孩子都没有危险意识,无论是爬到桌子或凳子上,摔倒屡次都不长记性。医院1检查,才查出这两个孩子都患了孤独症,了解到没有药物或完全治愈的方法,全部家都崩溃了。
罗宝玲打听了一下,对自闭症的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康复训练费,而送两个孩子到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费,最便宜的每一个孩子一个月就得1500元,加起来比他们的爸爸一个月的工资还要多。考虑到家庭条件不好,罗宝玲打消了对2个孩子进行康复训的想法。考虑到自己的两个孩子特殊,直到今年陈添顺和陈添畅8岁多时,罗宝玲才有了将他们送到学校读书的打算。可是到附近的小学1打听,老师说孩子眼睛看不见黑板,只有到盲校学习,而孝昌没有盲校。到孝昌县特校一打听,该校没有盲童班,而且2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自闭症孩子,该校更加不敢收。
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吉宏程和儿科主任医师万银珍对陈添顺和陈添畅进行再次仔细检查后肯定,他们都得了先天性视膜坏死和自闭症。孝昌县残联理事长黄政,找来了该县智障儿童康复中心负责人丁彦琼,丁彦琼说,这两个孩子是盲人,比较特殊,或许家长认为孩子自闭是因眼睛看不见致使的心理疾病,其实他们在小时候就已有自闭偏向了,其实不单单是因眼睛看不到。只有家长平时多加关注,多与孩子进行交换和互动,并且进行反复的自理能力训练,有可能会有所减缓。而1至7岁为自闭症孩子的最好康复期,8至15岁的自闭症孩子,只有送到武汉去进行康复训练,每一个孩子每个月的费用最少得1万五千元。
孩子的爷爷陈胜清和奶奶刘凤玲,希望能有好心人帮2个孙子一把,送他们到武汉去进行康复训练,最少让他们学会生活自理。如果你愿意对这个不幸的家庭伸出援手,请与孩子的爷爷陈胜清联系,。孩子爷爷陈学华特地在中国农业银行孝昌西洪花路支行开了账户,账号。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广西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bzzz/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