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是精神病科学研究的范畴
说到精神病,公众理解和专业视角很大不一样,可以理解为精神类疾病有广义(精神病学研究对象)和狭义(公众认为的精神病)之分,孤独症是广义上的精神病学研究对象,一般社会大众说的精神疾病是狭义精神疾病。
那么如何理解广义和狭义上的精神疾病呢?
广义精神疾病,是指精神病学科研究的范畴,包括所有类别的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障碍等,如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
精神病学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如精神分裂、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酒精药物依赖、进食障碍、失眠症等等都属于精神障碍,发育障碍、智力落后(属于精神发育迟滞)和各种能力与品行障碍也属于现代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
狭义精神疾病,大众所认为的主要是精神分裂(大家说的“武疯子”),这是一类严重的精神障碍,占比非常少,而且只要按时服药,根本不会有什么行为和情绪问题,完全可以和普通人一样上学、工作和生活。
其实任何人一辈子都可能(会)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与感冒发烧一样普遍,但为什么人们希望撇清与精神病的关系呢?主要是因为人们(包括精神病者本人及其家属)对精神疾病的病耻感导致的。
目前孤独症还没有统一、权威的定义
主要有关孤独症代表性定义有:
1、维基百科的定义:孤独症是一种脑部因发育障碍所导致的疾病,其特征是情绪表达困难,社交互动障碍,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有问题,以及日常表现出限制的行为与重复的动作,明显的特定兴趣。
——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lzbz/10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