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房子亏损60万的咖啡馆,一座为自闭症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如果你有60万元,会用来干嘛?在当下寸金寸土的武汉,我猜大部分人会赶紧交首付买套房。但有个叫彭静的武汉女人,却选择抵押房子贷款60万元开了间咖啡馆。

咖啡馆里请了几位“童工”,老板从来不发工资,员工每天都要摔坏浪费掉数不清的食材。每月经营情况都是亏损,却坚持开了两年半,直到现在仍在湖北工业大学西区食堂三楼的门店里艰难营业。

全武汉最特别的咖啡馆

亏了60万

彭静找到我们的时候,距离《开业3个月一直在亏损,3个自闭症患者妈妈的进阶之路》这篇文章的推送,已经过去近半年。如今文章中的几个自闭症孩子和他们的妈妈一起,依旧在经营着那间星妈私厨小餐馆,而我们却没想到过了这么久,才终于了解到关于他们与星妈私厨的前传。

星妈私厨里那几位在妈妈带领下通过劳动努力融入社会的自闭症孩子,其实全都来自于彭静这间每月亏损入不敷出的憨逗咖啡馆。

彭静告诉我们:憨逗咖啡其实不是一家咖啡馆,而是一所自闭症职业培训机构,大龄自闭症儿童适应工作的半模拟场景。

而今年35岁的彭静,也并不是一名普通的咖啡馆老板,而是一名已经从事自闭症儿童教育10年的康复老师。

准确来说,憨逗咖啡的注册名称其实是憨逗公益特教就业咨询服务中心,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所有的收益直接进入武汉慈善总会憨逗公益基金,在政府的监管下只能用于自闭症公益事业。

在武汉不计其数的咖啡馆里,憨逗无疑是最特别的那家。一百平方米的店面,摆着两张咖啡桌、六张烘培操作台,每天客人不超过三桌,学徒是六个自闭症大龄儿童,开了两年半,亏了六十万。

星妈私厨的孩子们正是这里的第一批学生,没有收取任何学费,用了两年时间才教会了他们做几种糕点食品。其中萱萱和柳柳,更是从康复中心开始就分别跟了彭静10年和7年的学生。

△柳柳、萱萱等自闭症儿童在憨逗留下的照片

△彭静为我们展示萱萱这十年来的学习记录档案

我们达到憨逗咖啡馆的时候,操作台前正有三个男孩在做点心,动作刻板化的重复略微有些奇怪,但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个步骤,安静乖巧,猛一看并不会发觉他们与普通小孩有何不同之处。彭静介绍说:“这是黄梓旻、赫赫、浩浩,他们是憨逗公益的第二、三批学生,已经能独立煮咖啡、做绿豆糕了,也是从我的康复中心毕业后来这里的学生。”

最有耐心的“妈妈”

最“不称职”的母亲

年,彭静25岁,刚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不久,成为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教的是普通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她第一次接触到了自闭症儿童,此后便辞掉了原本安稳的教师工作,走上了自闭症特教的长征之路。

自闭症的康复治疗需要极高耐心,许多正常人与生俱来拥有的简单能力,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都需要外界反复教导几百上千遍,才能勉强学会。就算学会了,如果不能坚持练习巩固,便会忘得一干二净,继续退化到比以前更差。

自闭症儿童的启蒙越早越好,过了10岁便难上加难,所以国内许多康复机构只收0-6岁的孩子。了解到这个缺口,25岁的彭静便选择挑战困难模式,创办了大龄儿童康复机构方寸感统,学费还低于其他康复机构。

△方寸感统自闭症康复中心

彭静坦承过:“这个行业里男老师很少,教导自闭症儿童需要高于常人数倍的耐心,这方面男性先天不如女性。再加上工资不高,无法满足大多数男性的需求。”

幸运的是,在康复中心里,她就结识了一位有耐心有爱心的男同事,志同道合的两人相处十分融洽,几年后终于走到了一起。结婚后,两人齐心致力于自闭症特教事业,将方寸感统康复机构从最初的5个孩子,发展成3家机构分点、多个自闭症孩子、60多名特教。

婚后不久,他们有了一个女儿。但全年无休的彭静,并没有多少时间能够分给女儿,她甚至没有私人生活,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康复中心的自闭症儿童们身上。都说自闭症儿童是星星的孩子,而彭静就像是那颗最闪亮的“星妈”。

有一年萱萱家人生了大病,没精力再照看萱萱。彭静便把萱萱接到自己家里,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同吃同住,照顾衣食起居,帮助她进行一对一的康复练习,导致自己的女儿都吃醋了。

彭静苦笑着说:“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很少管她,别的小孩周末都有爸爸妈妈陪伴出去玩,她的周末都是来康复中心里陪我们加班。她很乖,我相信她长大后会理解我们现在做的事情。”

令彭静欣慰的是,女儿和几个康复中心的自闭症儿童成为了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她认为自己的女儿和这些孩子做朋友,会让社会上更多的家长也放心孩子和自闭症儿童正常交往,而不是把他们当成“神经病”“疯子”“智障”去排斥驱逐,这非常有利于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推进。

抵押房产,全家租房

只为走得更远

彭静与丈夫用了8年时间,让康复中心走上正轨,帮助了几百名自闭症儿童更好的去生活。但在年,她迎来了新的挑战。

起因是在康复中心里,有2个孩子到了进入社会的年龄。她们在这里接受了七八年的治疗教育,康复中心已经没什么可以教她们了。

自闭症患者的特点是,学会巨慢,忘记奇快。无论什么年龄,只要停止学习,他们一定很快忘记那些好不容易才学会的生活基本能力。并会因为年龄渐长,急速退化到比以前状态更差,所以自闭症患者需要一生都接受康复训练。

但国内大龄自闭症孩子的安置几乎还是白纸一张,政策、养护技术全部都是空白的,养护人员极度匮乏,唯一多的是持续增加的需要被养护的大龄自闭症患者。

在中国,大多数自闭症患者家庭等到孩子长大后无处可去了,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把孩子关在家里养着。自闭症终身无法痊愈,但父母总会老去,当父母离去后,孩子怎么办?这也是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们都面临着的终极问题。

怀着和这些父母们一样的焦虑,彭静走访了多家国内大龄自闭症公益项目,学习经验探索未来之路。

回到武汉,她抵押了自己家所住的房子去贷款,60万成本投入创办了憨逗咖啡,将21岁的柳柳和14岁的萱萱安置过去,完全免费教导她们新的生活技能,只为能帮助她们融入社会。

彭静却表示这样无私的做法,其实是出自她的“私心”:自闭症儿童如果不能持续进行康复训练,能力就会退化,眼睁睁看着自己对这两个孩子这么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这让她无法接受!

而选择将咖啡馆作为憨逗公益自闭症职业培训的载体,是因为她家住在湖北工业大学附近,晚上饭后散步她经常会从学校经过。无意中发现了湖工食堂里的一家咖啡馆在转让,正好和她想要创立憨逗的心思不谋而合。

彭静认为,大学是一个模拟真实社会的小社会,这里既有单纯的学习环境也有浓重的生活氛围,自闭症儿童在这里可以进行购物、理发、乘坐交通工具等真实的生活技能磨炼,校园很大但围墙之内也不容易走丢。最重要的是大学生普遍素质高、友善、包容心强,也是志愿者群体的主要来源,自闭症患者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并与他们和谐相处。

煮咖啡、做烘焙糕点不是核心,训练他们职业技能,锻炼社交能力才是。

一番咨询交涉后,咖啡馆老板了解到她的初衷,便决定暂缓转让计划,愿意与她一同试着经营一间为了教导自闭症儿童生存技能的咖啡馆。

可惜自闭症患者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难教百倍,一个简单的动作教了一个礼拜还是学不会,打碎了数不清的杯子,浪费了无数的食材,都能把正常人的耐心消耗殆尽。一个月后,失去耐心的咖啡馆老板就知难而退,将店完全铺转让给彭静后离去。

彭静先自己学会咖啡和烘焙手艺,再运用自己多年在自闭症教育领域积累的经验和能力,将普通的咖啡和烘焙技能,专业性的分解为几十个适合自闭症儿童学习的零碎步骤,有方法有节奏的教给孩子们。当然,花费的时间、浪费的食材也是教导普通孩子的数十倍,但彭静对待孩子们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这一年,为了真正的培养出萱萱和柳柳的独立生活能力,彭静带领全家人搬出湖工附近的家,另租了一间房住,将自己家改造成憨逗家庭训练基地。只为营造出适合自闭症患者独立居住的模拟家园,追踪观察她们俩的生活状态,遇到问题时及时出现干预指导。憨逗之家离湖工只有十几分钟路程,非常方便她们每天独立“上下班”。现在萱萱和柳柳在星妈私厨里熟练运用的各种技能,都离不开彭静付出的这些努力。

这一年的努力没白费,除了萱萱和柳柳,彭静又收了憨逗公益的第二批学生,教会了这几个孩子做月饼、芝麻条、绿豆糕、果汁、咖啡、凉面等多种食物,带他们去做公益活动、推动他们融入社会。这让她看到了希望,鼓起了更大的干劲。

沉重的打击

却没时间伤心

年过完年后不久,彭静就被生活迎面泼了一盆冷水,在憨逗最需要她的时候,她却怀孕了。

没有再次为人母的喜悦,二胎给她带来的只有强烈的焦虑。虽然憨逗咖啡的孩子们成长状态颇为喜人,但咖啡馆的经营状态一直是持续亏损的,这些成本投入与亏损,都由没有收取任何费用的彭静独自承担。但怀孕生产的这一年时间里,初见雏形的憨逗咖啡怎么办?刚有起色的孩子们怎么办?

焦虑抑郁之下,彭静在怀孕初期一直靠打针稳胎。但憨逗咖啡仍然没有人愿意帮她接手,而丈夫一个人管理三家康复中心已经分身乏术,她只能继续咬咬牙坚持。

△孕期的彭静,挺着大肚子依然坚守在憨逗

熬到肚子一天天大了,实在拖不下去了。彭静怀孕6个月时,中秋节将至,憨逗咖啡原计划有一次月饼的义卖活动,她再次寻求经济和人力的帮助,表示无力帮忙的几个家长带着孩子离开了,只有黄梓旻和萱萱的妈妈还留着。

对于付出如此之多,又身在孕中的彭静而言,这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在家中痛哭了几天,丈夫劝她干脆放弃憨逗公益,把咖啡馆关掉。彭静却马上想到还有家长和孩子留在这里,就绝对不能关。

于是,三个大人带着两个自闭症小孩,在憨逗咖啡做了20天的月饼,卖出了15万营业额,全部直接进入憨逗公益基金。这是憨逗公益成立以来最好的成绩,也是憨逗咖啡唯一一次产生的盈余。

月饼季过后,萱萱妈妈也带着孩子离开了,只剩下了黄梓旻和妈妈。

困难重重

但孩子们与彭静的梦工厂

会越来越好

年12月,离预产期还有一周时间,彭静终于从憨逗咖啡放假,医院待产。

今年一出月子,把老家的婆婆请来照顾刚出生的小儿子后,彭静又回到了憨逗。

她迎来了这里的第三批学员,12岁的赫赫与10岁的浩浩。两人分别是普通小学里三、四年级的学生,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来憨逗进行特殊教学。

这时的黄梓旻已经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减肥成功,从两年前的小胖子变成了颀长的少年。

△肥胖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是退化的现象,因为自闭症患者的主动行为比正常人少很多,连大脑思考都很少,所以如果不锻炼他们去动,只会越来越胖,越来越懒。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变大变壮,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对他人造成影响,就更难被社会接受了。所以在康复中心里,彭静还专门设有跑步机,强制性让孩子们跑步运动。

黄梓旻能够独立换乘公交地铁来往家与憨逗之间“上下班”,独立完成一杯现磨的拉花咖啡,独立做糕点。

△手受伤一个月没做咖啡的黄梓旻,依然独立为我们做了一杯现磨的拉花咖啡,味道很好喝。

黄梓旻还具有与普通小孩几乎差别不大的语言交流能力,并且能主动积极的与人交流,这对于病症特性就是屏蔽外界、沟通障碍的自闭症患者来说,是了不起的康复成果!(有一部分自闭症患者终身无法开口正常进行语言交流)

在彭静的教导下,与师兄黄梓旻的协助下,另外两个小男孩也进步喜人。

黄梓旻会去帮老师接送赫赫来憨逗,会在浩浩忘了绿豆糕的步骤时在一旁背诵老师教的口诀提醒他。

赫赫在无数次失败的练习后,已经学会了独立做一块合格的绿豆糕;在老师们的引导下为客人亲自上饮品。

而因为彭静与浩浩妈妈共同努力,与浩浩的小学取得了沟通,彭静带领团队去他们班级开展了“魔法厨房”烹饪课程活动,教孩子们做月饼,这让浩浩在正常学生群体中也成了小明星。

班主任也因此看到了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希望,为他在学校开办了个人画展,小朋友们非常愿意和他交朋友,他在学校已经收获了5个好朋友。

彭静对此表示:“我和他们一开始是师生,等到他们把本领学会了学熟练了,那我们就可以成为同事,他们可以继续帮助其他的自闭症儿童学习,这才是憨逗公益的初衷,也是持续下去的动力。未来,憨逗总会成为属于自闭症患者可以持续独立生活下去的庇护工场,也是我们的梦工厂。”

帮助一个甚至几个自闭症家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下去,让自闭症群体团结在一起互帮互助的体制。这便是彭静在努力的。

但在一切越来越好时,新的困难又来了。从天而降的“驱逐令”,让她不得不将憨逗搬离这个最适合大龄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校园。

△物业知道憨逗咖啡馆是自闭症儿童的公益教育基地后,曾找彭静签署过责任书,让彭静与家长们签字承诺,无论发生任何意外,所有责任全归彭静方承担,与物业没有任何关系。在彭静签署过后,今年再次续租约时,物业方又要求彭静拿到街道政府承诺一切责任归街道政府承担的责任书,政府不可能签署如此强不讲理的文件,别无选择的彭静只能搬迁。

憨逗咖啡仍在持续亏损中,丈夫的康复中心那边也有巨大的开销,这个家庭每月有6万的贷款需要偿还,彭静当初创办憨逗时的贷款已经逾期未还,目前已经着手准备卖掉当初抵押的那套房子,也是他们家唯一的房产。

走投无路

寻求帮助

屋漏偏逢连夜雨,走投无路的彭静最后找到了我们。她希望借助平台的力量寻求更多的帮助,于是便促成了这次前往憨逗咖啡的采访。

彭静说:“我们接受同情,也愿意用劳动换来尊重。我们接受输血,也会自己造血。我们接受捐助,然后会用此来继续创收。创收所得会继续造福更多的自闭症家庭,最后终将缓解甚至解决的是社会矛盾。我们已经在这条路上走着在了,就是为这个目标前行的。很多自闭症孩子在慢慢长大,需要一个方向一个希望走下去。”

在她看来,憨逗每个孩子的成功,都可以给每一百个家庭就会有一个自闭症儿童的中国带来希望,这里可以制造出能复制的成功案例。这些孩子明明可以越来越好,我们为什么要让他们被关在家里退化呢?

无论是资金、物力或者人力的帮助,彭静都表示非常需要。哪怕你只是因为这篇文章对自闭症群体产生了好奇,前往憨逗咖啡充当一次志愿者,陪孩子们玩一玩,对他们来说也是了不起的帮助。

暮色渐沉,采访至此也结束了。

打烊离开店铺时,我们经过门口的玻璃柜,彭静指着一张奖状告诉我,区政府在今年为她颁发了一个区好人奖,虽然奖金只有元。但彭静还是很高兴的把奖状放在店里显眼的地方陈列着,只是略带无奈地对我笑道:“能得到领导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lzbz/10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