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育儿亲子百科,
2.环境因素
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对宝宝的关心程度也影响着宝宝的语言发育。平时大人与宝宝很少说话,使宝宝很少得到练习说话的机会因而影响宝宝语言的发育;另外有些家长对宝宝过于溺爱和迁就,总是根据宝宝的手势、眼神来满足其要求,忽视了对宝宝语言的训练,致使逐渐养成用手势代替说话的习惯,从而延缓了宝宝语言的发展。
3.疾病因素
临床上所见小儿聋哑症是因自幼双侧耳聋,从而不能说话所致。分先天和后天两类,先天性多由遗传、近亲结婚、母亲怀孕期患风疹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引起;后天性者多由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甙类抗生素)流行性脑膜炎等疾病引起。再如大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可以影响宝宝语言发育。
有的宝宝1岁多开始说话,但到2-3岁后却逐渐不讲话了,这可能是得了孤独症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属于病态表现。此外,宝宝长期营养不良、体弱多病,或听力不好,也都可能造成语言发展延缓。
宝宝语言发育4个原则
1.宝宝说话的早晚是与父母的教育、
2.女孩倾向比男孩说话早。现有调查数据显示,会说50个词的平均年龄在女孩为18个月,在男孩为22个月。家有男孩妈妈应更重视早期语言开导和训练。
3.孩子长到1岁半还不会说话,医院首先检查听力,这是因为听力丧失的宝宝,无法学习说话,最终会成为哑巴。其次检查发音器官如上腭有无隐性腭裂,舌系带短否,舌体能否灵活运动,牙齿、悬雍垂、咽后壁有无问题等。再次,要检查宝宝神经精神发育情况,有无智力障碍,因为智力低下的儿童往往伴有语言发育迟缓。若去除以上原因后,家长的态度和做法尤为重要,此时应积极教他张口说话,并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语言训练。
4.6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近年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每年有三万儿童不恰当使用耳毒性药物(95%以上为氨基糖甙类药物)而造成耳聋。氨基糖甙类药物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新霉素。因此,必须强调,6岁以下儿童禁用氨基糖甙类药物。
辣妈宝典
ID:lamabd
中国母婴第一微刊,全方位的母婴呵护,让你变给力辣妈!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lzbz/7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