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的一些方法

1.利用旋律

  音乐旋律可作为说话语调的强化调整工具,运用韵律语调治疗的方法。第一步是找出儿童说话的自然音律,同时利用相对音律的木琴奏出句子;第二步逐步改变木琴的音律来教导正确的语调运用,儿童需唱出木琴的音律(也是学习句子的自然正确音律);当儿童能唱出正确的旋律时,家长或教师便不再需要奏出旋律,慢慢地把音乐元素减退,使儿童能正确地说出句子。

2.利用节奏

  利用节奏可调节说话的节奏和速度。先找出儿童说话的自然节奏或速度(需作矫正的),利用强劲和声音清脆的敲击乐器(如低音鼓)配以相同的节奏速度逐渐地改变敲击节奏至标准速度,当他的说话节奏能与敲击乐配合时,再将敲击乐器的声音减退。对于弱听儿童来说,皮肤触觉可辅助听觉来增强言语节奏的能力,进而帮助言语节奏的准确性。轻拍儿童可以增加他的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也可以干预和减少他的孤独行为,音乐的停顿可以干预他的孤独行为,并将他的注意引回到现实中。音乐节奏的改变,舞蹈、音乐与动作的相配,运动歌曲的弹唱等都有利于增强儿童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减少重复行为的出现。

3.声音示范

  模仿学习是儿童学习新行为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不单需要投入地示范正确的发声,还要让儿童感觉到发声是乐趣,才可以令他们有发声的动机,当然儿童亦必须明白发声或言语的工具效能才可使言语有效地持续。但对一些智能程度较低的儿童来说,声音的示范可能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有第二次发声的反应出现。

4.利用乐器

  音乐的制作除了唱歌之外,就需要依赖乐器了。一些乐器的形状和模样可作为言语发展的题材或强化剂,说出乐器名称是一个很好及有效的发声练习。当儿童能说出乐器名称时便可取得乐器来玩,这是以乐器作为言语训练的奖励,如:BONGO鼓、吉他及一些有动物模样的响木、手铃都是极为有效的强化物。而乐器动物模样更可作为言语提示,如:在练习火车发出的声音时可利用有火车造型的响筒来作伴奏。

5.利用音乐结构

  音乐中的结构在重复出现时往往使聆听者产生一种“预期”会再出现的心理反应,就如一首儿歌在多次唱咏后,儿童只需要一听前奏便立刻可以兴奋地背诵出来。利用这种预期出现的心理反应来使儿童发声,方法是先重复在面前唱咏同一简单歌曲,当儿童产生了预期出现的心理反应后,便在某时间停止唱咏(通常是句子的最后一字),让儿童自行发声填上歌词。对一些已懂得简单说话的儿童,也可以利用上述方法配合行为矫正中的串连技巧,把要填上的声音逐渐地串连起来,儿童慢慢地便可唱咏整句句子或甚至全首歌曲。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北京治疗白癜风不复发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lzbz/8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