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的疗愈作用和自闭症参加塔卡老师的

自由是一种无拘无束,纯然放松,而又充满能量的状态。自由又意味着对自己之所作所为的意义全然明白和确定不疑。自由是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由是沉浸在自我当中,而又经得起他者和时间的审视和检验。

把握自由是一种只有通过长期有意识地训练自我才能掌握的能力,而不是发泄式地随心所欲就能做到的。在经过了将近三年的静修实证和研究之后,我越来越意识到艺术和美的体验对于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甚至是无法省略的意义。一个对艺术和美全无兴趣,也很麻木的人,再怎么静修打坐,充其量也只是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了无生趣的木鸡土狗。一个人若是对艺术和美全无感觉,也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的,无论他看起来如何满腹经纶,也无论他是否公认的道德模范,或是圣徒导师。

年的最后十天,我带着老妈和五岁半的女儿唱唱,在香格里拉和十来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以及几位西藏的民间音乐家一起参加了来自日本的塔卡(Taka)老师举办的戏剧治疗工作坊。我参加这个工作坊的缘起有些阴差阳错。说白了,我一开始是冲着我于15年年初在北京凤凰岭人智学大会上认识的藏族民间音乐家热西·才让旦老师以及藏族民间音乐和文化去的。才让老师的歌纯净,温暖,是超越于这个凡尘俗世的声音。这次工作坊结束时他告诉我说他的歌是从心轮里发出来的。我认同这个说法。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需要按部就班地去经历海底轮的世界,甚至一辈子只在这个世界里打转转。而才让老师大概是那种生来就活在心轮的世界里的人。他的歌声会让人的情欲平息下来,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在这次工作坊进行了个把星期之后,才让老师和另一位藏族民间歌手小草一起用他们的歌声带领大家做音乐冥想。他们的歌声把我带入了一种比往常更为深沉的静定状态。

然而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才让老师已经跟随塔卡老师学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且对塔卡老师推崇备至。这次工作坊开始之前几天,我参加了塔卡老师举办的另一场为期三天的工作坊。那一场主要是关于童谣、民间传说、戏剧表演等和儿童发展及教育的,尤其是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及教育。在那一场工作坊中,我开始理解塔卡老师的魔力。他的表演天赋,尤其是讲故事的才华简直是出神入化。更重要的是,他对童谣、民间传说和戏剧与儿童及人类心灵发展的理解相当深入,尤其是对自闭症的理解更为独到。而才让老师原来显然也多少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塔卡老师则恰恰能够帮助他打开自己,让他对灵性的理解更加有意识,更加宽阔。

这次在香格里拉举办的工作坊则让我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多少有把自己封闭起来,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的倾向。换句话说,这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多多少少是自闭症患者。严重的自闭症患者,尤其是儿童,对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几乎是完全没有概念,也无法理解的。这种儿童会让父母极为头痛和苦恼,因为几乎没有办法按部就班地安排他们的教育。但是,我们这些自认为是心智比较正常的人,不也常常无法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感受,而把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强加给别人,一味要求别人照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吗?正是因为无法切身地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感受,而总是生硬地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某种观念或规则行事,我们很难和别人建立起亲密、愉快和有爱的关系,而不得不活在孤独、冷漠、麻木和怨恨等情绪当中,甚至把这种状态看成是正常状态,看不到有其他可能。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就变得越来越扭曲,越来越狭隘,比如开始热衷于追求什么财务自由。

在这次为期十天的工作坊当中,塔卡除了头几天每天有一两个小时做有关民间艺术、戏剧和自闭症的演讲之外,主要是指导大家排练一部名为“王子和动物”的戏剧。戏剧以来源于佛经的一则关于大象、猴子、白兔和鹧鸪如何区分长幼的故事为引子,讲述一个有自闭症的王子在这四位动物老师的教导下努力慢慢打开自己,努力成长的故事。戏剧并没有提供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而是保持了开放,以四位动物老师对王子倾囊相授之后相继融入无穷的宇宙,而王子在山中继续修行成长,王后在皇宫中倾诉对王子的思念作为结束。

如果说,我最近三年来的经历是原有的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一次又一次被重构,一次又一次体验旧我瓦解的痛苦和新我诞生的喜悦的话,这十天的工作坊正是此种体验的再次重演。在过去三年里我在努力消化和整合道家、佛家、儒学、中医、太极、人智学、心理学,乃至法学、经济学等修行法门和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认为相对比较完整和成熟的静修理论,足以为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提供比较清晰和易操作的指引,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一个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脉络。但是这十天的工作坊让我意识到,如果我的目标是人最终的解脱和自由的话,我还需要在这个体系当中增加艺术的份量。静修的基本原理可以说是帮助人通过觉察自身的能量状态来提升自己的能量,以为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但是我们成长的方向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

如果我们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头,无法让他人理解我们自己的生命状态,无法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则我们自己的成长也终将受到限制和损害。但是如果我们无法体会和理解别人的生命状态,想当然地把自己的体验认为是普适的真理,无视别人的状态,强求其接受我们对生命和事物的理解,我们同样无法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不能为自己的成长提供足够的支持。戏剧表演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迫使我们放下自己所习惯的生命状态和模式,努力去体会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在戏剧当中的所作所为的缘由。一个好的戏剧,正是所谓的不言之教。它将人置于具体的情境和冲突当中,自己去体会和领悟,而不是将抽象的概念和教条强加于人。在戏剧表演当中,当一个人真正地投入时,他的整个身心都卷入其中。只有这样,观众才有可能因为深深的感动而有所领悟和转化。也只有这样,自己才可能从这种训练中真正受益。

另一方面,通过静修,我的能量状态已经有了质的改善。我已经不再为疾病所困扰,也绝大部分时间处于精神饱满和兴致勃勃的状态。但是我感到自己从小形成的在人前容易拘谨和不自在,容易紧张,不太容易放得开和放得下的心理和情绪模式仍然没有质的转变。这应该是与小时候在情感上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支持和关照有关系。静修训练本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在这次工作坊中,我本来觉得自己适合扮演国王这个角色。或许由于自己担任大学老师的经历,以及习惯于理性思考和长期的静修训练,我总觉得自己应该是个不苟言笑,老成持重,并且有矜持的人。但是塔卡老师让我演猴子这个角色。一开始我的确对于在众人面前上窜下跳感到颇为不自在。但是毫无疑问我内心深处是有着猴子般的活力和灵敏,喜欢放肆和打破陈规,并且有不可遏制地不断推陈出新的冲动的。随着排练的深入,我越来越对扮演猴子这个角色感到自在,不仅每次都很卖力地上窜下跳翻跟头,还会经常即兴发挥,玩出一些新的花样,让猴子这个角色至少在自己看来更为生动一些。尤其重要的是,我对于在公众面前表演也变得越来越自然,不会因为出现错误或偶尔卡壳而紧张或感到不好意思。事实上,几乎所有这次参加排练的人都经历了同样的变化,越来越能够放得开,越来越能够以一种放松和好玩的态度来对待一次又一次的排练。塔卡老师对我们如何表演很少有具体的要求,用他的话说是要让我们自己去感觉和揣摩,怎样把各自的角色演得更鲜活,更让人印象深刻。但由于我们这些习惯了规规矩矩生活的人实在太拘谨,他不断要求我们表演得尺度再大一点,再夸张一点,再好玩一点。在这过程中,至少我自己越来越感觉到,戏剧并非生活本身,而毋宁是一种对生活的重新诠释,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将生活的更生深层次的意涵,实际上也是生活的精神性揭示出来。只有通过必要而适当的省略、突出和放大这些艺术化的处理,我们的表演才能有更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也才能让自己更加投入。这个过程,同时也是顽固而僵硬的旧的思维框架和成见一点点被放下,一点点消融,而自己也变得越来越自在,越来越如鱼得水,越来越自由的过程。

另一方面,我也进一步确认,静修本身也有着包括戏剧在内的各种其它身心疗愈和支持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优势。静修能够帮助我们对人性的实质有不断深入的理解,这对于我们辨别一部戏剧的品质,理解有深度的戏剧以及戏剧中的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并真正地将自己融入到戏剧表演之中十分重要。另一方面,戏剧表演和排练是比较高负荷的活动,尤其是在香格里拉这样海拔三四千米的地方。一个成年人只有具备足够的能量,才能跳出自己所习惯的思维和情绪模式,在戏剧排练的过程中对情节的展开和场景的转换有敏锐的觉察,和其他演员有越来越默契的配合,与大家一起创造一出有着强烈感染力、有强大的疗愈力和启发意义的戏剧。

三和静修中心年1月份和2月份工作坊安排;

1A

1月9日(周六)-1月10日(周日)

1B

1月11日(周一)-1月15日(周五)

1C

1月18日(周一)-1月22日(周五)

1D

1月23日(周六)-1月24日(周日)

1E

1月30日(周六)-1月31日(周日)

2A

2月1日(周一)-2月5日(周五)

2B

2月10日(正月初三)-2月14日(正月初七)

2C

2月15日(周一)-2月19日(周五)

2D

2月22日(周一)-2月26日(周五)

具体事宜请见本







































北京中科曝光
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p.com/zlzbz/8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